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那时法官将成为压迫者,因为他既是法律监督者,又是法律执行者。同样地,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二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其理由。
(2)作为资料,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哪个史学价值更大?为什么?
2012-03-12更新 | 4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2 . 战略机遇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崛起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近代前夜的中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言:“从未有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对即将面临的世界风暴如此缺乏了解。”
材料二     100年前的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虽然这场并不彻底的革命迟到了数百年,
但如果发展顺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但事与愿违,中国再一次与机遇失之交臂,可谓“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材料三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失败、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知识经济时代兴起,对我国来说,这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新的战略机遇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世界风暴”在思想领域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指出此核心内容产生的社会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人“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的原因及后果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论证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0—1949年中国失去的“发展机遇”和“近代中国的首要任务”分别是什么?
(4)目前我国该如何应对“可以大有作为的新的战略机遇期”
2012-03-06更新 | 5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摘录
27.他们宣传说,当钱币扔在钱柜里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
28.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自己感觉到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材料二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摘录
救恩对于某一些人是白白赐予,对于另一些人则是无由达到的,这一件事很显然的是由于神的旨意。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
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
材料三 图片 圣巴托洛缪之夜(1572年8月23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路德怎样的主张和要求?
(2)材料二反映了加尔文怎样的主张?
(3)材料一、二的主张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