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科学与理性的阳光照亮欧洲大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这位哲学家是谁?简要评价他的思想。

材料一   根据中世纪(奥古斯丁)的观点,男人和女人不但无法凭借自身的努力去取得个人完善,甚至进行这种尝试都是错误的和有罪的。人类必须完全服从神的意志。……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来达到个人的自我完善。因为个人有达到上述目标的能力。

——M.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上卷)


(2)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与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不同。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3)启蒙思想家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提倡理性主义。简要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思想及学说,并举一例说明这一学说的运用。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漫画《通往公民大会的“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禁止了哪些人的通行?依据材料,如何理解材料中的“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材料二   “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

——普罗塔哥拉


(2)材料二中普罗塔哥拉的观点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什么精神?结合材料一说明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材料三   “当钱投入钱柜里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选集》


(3)材料三中体现了马丁·路德哪些思想主张?

材料四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四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2020-04-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关注人,重视对人的思考和研究,是贯穿西方思想史的一条主要线索。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观看漫画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展示了人性的美。下面的三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材料三   17、18世纪的法国兴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出现了许多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对“人”提出更理性的学说,其中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提到“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既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1)材料一漫画中的这位哲学家是什么派别的?他是谁?简要评价他的思想。
(2)材料二中,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核心思想?哪幅绘画作品最能体现这一思想?你的依据是什么?
(3)归纳材料中孟德斯鸠的思想内容,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请列举另外两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名字和主张。

2019-02-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永济市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世界思想文化丰富多样,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来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中国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材料三   2012年6月《东方都市报》刊登了一幅名为“文化火锅”的漫画,火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比如佛、功夫、礼、老舍、爱因斯坦、道、京剧等代表中外文化的文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这些新观念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
(3)谈谈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所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中国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2)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的?这些新观念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

材料三下图为一幅名为“文化火锅”的漫画。火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汉字,比如佛,功夫,礼,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京剧等许多代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东西。

(3)谈谈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所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2018-02-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
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材料五:2006年在山东曲阜举行了孔庙祭孔大典活动。祭孔的主题是“同根一脉,两岸祭孔”。这是50多年来海峡两岸历史上第一次携手共祭中华民族的文化先哲。
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自左至右三位人物A、B、C分别是谁?
(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3)依据材料三,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
(4)根据材料四,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5)从经济、文化的角度,你认为2006年祭孔活动对两岸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2016-11-18更新 | 5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养正中学、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的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四 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

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教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基本主张。
(2)材料三两幅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四指出这幅漫画的含义,并说明其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古希腊和文艺复兴两个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2016-11-2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揭阳三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段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