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的启蒙运动震动了法国,也让法国人看清了自己的目标。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秉承洛克等人的思想,鼓吹共和,抨击专制还把政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分,彼此分立,相互约束。伏尔泰宣传英国社会制度和自由思想。卢梭提出人民主权学说,人民有决定国家统治形式之权,并有推翻专制制度的起义之权。有了这样的思想启蒙就不难理解1789年国民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793年颁布《法国宪法》。至此,法国便走上了与英国相似的发展道路,这也就不难理解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在法国蓬勃发展。

——摘编自伍光良《启蒙运动路线图及其意义》

根据材料并围绕材料中的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清楚,逻辑性强)。
2 . “市民文学”

14—17世纪,伴随着中、西方社会的变化,传统文学有了新突破。

中国古代市民文学形成于北宋,北宋时“坊郭户”单独列籍标志着市民阶层形成,市民文学也相应产生。宋元涌现出了小唱、话本、杂剧等市民文学,但此时多以说唱语体呈现。明清时期,市民文学成熟,人们转向对身边世态的关心,表现出自我意识的觉醒,出现了章回体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水浒传》塑造了来自市民商贾和社会底层,追求自由的好汉形象。明代的“三言”“二拍”短篇小说集,是市民文学的典型代表。作者生活在江南地区,将商人、小贩、工匠作为小说的主角,且主人公名字出现在篇目上的多达95%。小说人物追求男女平等、婚恋自由;商人不再是追逐名利、为富不仁的“贱商”,而是重情重义的“儒商”,不少人还由农、由仕改商。

西欧在中世纪时期兴起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核心的自治城市。随之出现了叙事诗、抒情诗、市民戏剧等市民文学。14世纪以来,意大利人热衷于古典文化,并以恢复希腊罗马文化为号召,创立符合资产阶级需求的新文化,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市民文学兴盛。但丁的叙事诗《神曲》用民族语言写成,对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形成和统一起了决定作用。彼特拉克的抒情诗《歌集》抨击教会,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批判了教皇、贵族、僧侣的虚伪荒淫、贪婪专横。16、17世纪后,欧洲出现了市民文学的热潮,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把市民文学推向了高峰。《哈姆雷特》《李尔王》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的女主角都追求爱情、勇于牺牲、反抗教会和封建压迫。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4—17世纪市民文学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25更新 | 620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5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3 . 阅读下列材料。
时期概况
古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6世纪,希腊在酒神颂歌舞中加进演员,被认为是戏剧的萌芽;以后增加叙事和戏剧因素,戏剧形成。在祭典时人们化装成鸟兽狂欢游行,被看作是喜剧的发端。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分别为悲剧和戏剧的代表人物。
中世纪时期(513世纪)以宗教观念和道德说教为基本内容,从教会仪式发展起来的宗教剧,以宣传教义为目的;传奇性的情节中渗透着宗教和道德宣传;多取材于耶稣和圣徒的传奇故事。
文艺复兴时期(1317世纪初)是欧洲戏剧史第二个繁荣时期反对教会权威,赞关智慧,提倡个性自由成为创作的思想。仁慈、善良、爱情等是这一时期戏剧表达的主题。莎士比亚是杰出的剧作家。
古典主义时期(17世纪)呈现为王权服务倾向,崇尚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反对割据,宫廷色彩浓厚。法国是等级君主制国家,高度的中央集权要求文艺为它服务,法国戏剧成为古典主义旗帜。
启蒙运动时期(18世纪)戏剧在法、德、意、英都有发展。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戏剧创始人,狄德罗提出建立市民戏剧;德意志莱辛创立起德意志的民族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民族戏剧。
19世纪的欧洲戏剧分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流派浪漫主义戏剧以强调表现内心生活,憧憬未来;19世纪30年代后的现实主义戏剧,重视客观性及细节真实,反映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雨果、托尔斯泰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代表。

——根据中央戏剧学院出版社《西方戏曲通论》等资料改编整理

回答:提取材料中任意一个时期的信息,就欧洲这一时期的戏曲发展与社会状况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要求:依据提取的材料信息展开论述,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1-18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三轮冲刺卷19-【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变

中世纪(515世纪)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被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
文艺复兴(1416世纪)最根本的特点是从神学的迷雾中走出来,面对现实的人,歌颂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歌颂人的世俗的美和欢乐
启蒙运动(17~18世纪)在相信普遍人性的同时,也时常强调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审美趣味随时代、民族和人情风俗而变化
西方近现代美学(19世纪之后)在研究途径上运用了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在研究对象上逐渐由探讨美的本质转向探讨审美经验

——摘编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任意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12-01更新 | 153次组卷 | 5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一轮巩固卷0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写真”

15—17世纪,伴随着中、西方社会的变化,传统绘画有了新突破。

中国古代自画像称为“自写真”,最早记载于《后汉书》。宋元始有零星作品传世,但多将人物融入山水背景或群像中。明清时期,部分士人挣脱“无我”枷锁,画中人物也从背景中独立出来。画家借助像赞、题记表达自我。苏州人沈周的自画像呈现了眼睛、额头、皱纹和老年斑等更为个性的面部特征。绍兴人徐渭在自画像上写道,“吾年十岁手植青藤”“流光荏苒,两鬓如霜”“合作此图,寿藤亦寿吾”。江南画家唐寅、陈洪绶等也有自画像传世。

西方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出现少量自画像。15世纪以来,意大利人热衷于古典文化,并效法古罗马人定制艺术品以获得不朽荣誉,自画像作为一个独立门类发展起来。画家多在宗教、历史等场景中插入自己的形象。威尼斯人改进了制镜技术,阿尔伯蒂的《论绘画》分析了数学、几何学与绘画的关系,推动了自画像写实风格的发展。画中人物脱离场景,独立呈现。丢勒、提香等人绘制了多幅自画像。丢勒在自画像上写道:“我,丢勒,在28岁时用永不褪色的颜料画下了我自己。”1617世纪后,欧洲出现自画像收藏热潮,伦勃朗一人就创作了70余幅自画像,莱奥波尔多·德·美第奇则收藏了79幅自画像。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5-17世纪自画像的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9-06更新 | 4093次组卷 | 2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文化史-考点33西方思想解放历程和科技文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领域西方近代文化东方传统文化(以中国作为代表)
人与自然关系人类中心,人与自然存在主客体二分的关系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生命统一体
世界观对自然的机械性和数学性的
分析-综合方法
把宇宙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组成部分都被看作是整个关系网络的一个部分,不能孤立出来。
行为方式强调实验作用的人为性、计划性,将自然改造为人造物提倡“无为”,以有机的整体论的方式与自然打交道,顺其自然
伦理征服自然,建构主奴关系无伤害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转引自佘正荣《“天人合一”: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灵感源泉》


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该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5-25更新 | 638次组卷 | 5卷引用:解密16 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后半期,世界注意力的焦点由那些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的国家的重建,转到了设法结束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人所忍受的贫穷、愚昧和不公正,至今已近五十年了。

可是,当我们走进新世纪的时候,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跨越到第一世界,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依然远远落后。当人们看出,解决不发达问题之难超出了发展问题专家们当初的料想时,有两种解释开始在穷国的大学和政界以及富国的大学里占主导地位,这就是殖民主义论和依附论。在他们看来,帝国主义在国民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它们的不发达状态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解释。有些国家,如拉丁美洲的国家,已独立一百来年而仍被称作第三世界”。在他们看来,帝国主义表现形式是造成它们对列强的依附”,这种依附”论认为周边”的穷国受到中心”的资本主义富国的欺压。无论是殖民主义论还是依附论,今天都没有多少人相信了。现在一些学者、政治家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上的价值观和态度在促进或阻碍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文化研究有了复兴。有人提出了一个以文化为中心的发展范式,或人类进步的范式。

——摘编自(美)塞谬尔·亨廷顿等《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4-28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历史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