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3世纪到18世纪中西方服饰对比
结构造型设计手法设计目的
中国平面、直线宽松无明显时代感遮盖人体、规范礼制
西方立体、曲线合体随时代变迁展现人性、个性、重审美

——摘编自吴永红《13—19世纪中西方服饰结构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服饰,是最直观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载体。根据材料,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将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西方学者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阳明力求建立有效的统治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同时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王阳明良知自律思想架起了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桥梁,高扬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从而把人从外在天理的奴性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

材料二   马丁·路德主张凭借内心对上帝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无须事功或苦修。这使他最终从“因信称义”引申出“人人皆僧侣”这个直指天主教的革命性原则。因此,路德的“因信称义”的神学思想实现了将灵魂获救的根据从外在的教会向内在的信仰转换,把灵魂得救的钥匙从教会和神职人员手中转移到了每一个拥有真诚信仰的平民信徒心中。

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但是就其对人的规定以及对所置根其中的社会生活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改革运动。

——摘编自黎玉琴《王阳明关于“人的发现”及其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心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并指出其发展程朱理学的具体表现。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和马丁·路德在思想主张上的相通之处,并回答宗教改革运动影响巨大的主要原因。
2019-08-1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女性发型是女性特征的象征。解开头发,就有了色情意味……如果在自己家里这样,倒是无所谓的。可是在私人领域以外,就得把它藏好。因为他就好像承载着家庭的秘密和神圣,这些都与别人无关。(意大利)装饰品中使用最多的是假发。……人们认为太阳光能把头发变成这种颜色,所以许多女人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都会整天在露天中度过。……乡间妇女也在这方面和城市姊妹们争妍。

——摘编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等

材料二:马丁•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

——马丁•路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所述历史现象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
(3)请对以上材料归纳一个主题,并用史实说明。
2020-02-23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藉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选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二 黄宗羲(1610-1695年)抗清斗争失败后,他归隐家乡。他的第一部著作《明夷得访录》乃是对明末专制政体的全面批判,他在政治观念上崇尚自由,他认为需主及其臣子应服务于民,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载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国民主命时期才重放光

——摘编自【法】谢耐和(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三 伏尔泰(1694-1778年),在英国流亡期间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在他的作品中,室扬个人自由。伏尔春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一中西方人文主义者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黄宗羲和伏尔泰思想的共同点。指出两人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不同影响的社会根源。
2020-01-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追求爱情与物质享受是人的天性。彼特拉克呼吁人们要热爱尘世生活,认为人的任务就是要在大地上建立起城市和社会。他在《歌集》中,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爱情的美好。…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现了现世生活的幸福美好。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新文化倡导者不仅再启人的解放运动,而且将之作为民族复兴的首要问题加以讨论,以致个性解放之声一时响彻云霄。李大钊说,只有个性解放,人人“背黑暗而向光明”,才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出于这一认识,新派人士对压抑个性的封建文化施以异常猛烈的攻击,陈独秀那尽人皆知的名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最能体现新派人士对个性解放的激烈态度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摘编自陈廷湘《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创新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在思想主张方面的不同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本思想早在西周已萌芽,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明确提出了民本思想。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统治者要“节用裕民”。秦代以后传统民本思想缓慢发展。唐代民本思想得到全面、系统的阐发。《贞观政要》中提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宋代理学家朱熹强调“恤民”,而恤民的关键在于足食,因此要反对土地兼并。

——摘编自郑慧《民本:传承与超越》

材料二   明清之际,黄宗羲(1610—1695年)深化和拓展了传统民本思想,展示了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他认为“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自私”、“自利”是人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的权利。能保护民众“自私自利”权利的君主乃“明君”“圣主”,而“家天下”的本质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所以,“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编自潘起造《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启蒙意义及局限》等

材料三   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卢梭(1712—1778年)提出了被视为其政治思想核心的人民主权学说。“人生来是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封建专制统治社会不合乎自然法则。国家是由社会契约形成的,国家的主权必须体现“公意”即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他批评英国人“只有在选举议会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议员一经议出,他们就是奴隶,等于零了”。卢梭的政治学说深刻影响到法国大革命的方向和进程。

——摘编自王荣堂《卢梭及其人民主权学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并指出其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黄宗羲的新民本思想有哪些发展?并简要评价之。
(3)对比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政治思想更具革命影响力的原因,并由此谈谈你得到的认识。
2019-02-0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重庆市部分区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末测试卷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8世纪时,法国启蒙思想家接过笛卡尔理性批判的大旗,将理性的批判对象扩展到了当时的“旧制度”。在这批启蒙思想家看来,理性应扩展到宗教、政治、社会等一切领域。于是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要用理性来批判一切,裁判一切,重构一切。在政治领域,他们要求改变旧制度下的专制制度,要消灭专制主义,实现和保障人的权利;在社会方面,他们批判等级下的世袭特权,要求消除阶层固化,实现平等;在宗教领域,他们反对教会权威,反对宗教迷信,要用人的理性取代神的意志,彻底打碎强加给人民的宗教枷锁;在知识领域,他们倡导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探索,推动科学实验和发现,把人民从蒙昧无知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便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启蒙的内在精神,同时也成为了18世纪的时代精神。

——摘编自李宏图《“理解启蒙”的历史》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个评论概要。概要包括论题或论点、背景、特点和影响等内容。(要求:联系材料,简明扼要,史论结合。)
2020-02-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以来,西方现代性的挑战导致了中国文明深刻的秩序危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从科技层面逐渐向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层面深化。戊戌变法期间,青年士子们展开了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纲常伦理的批判,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口号,要求将国民从传统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建具有自主性和独立人格的新国民。辛亥革命后,一个延续千年的专制制度划上了句号,但革命的希望和光明很快就被黑暗的现实粉碎了。陈独秀等人认为,中国专制时代的国民缺乏西方民族所具备的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以及科学的精神在此前提下,任何政治革命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通过启蒙手段除去国民的劣根性,推动中国“人”的解放。

——摘编自谢毓洁《试论近代中国人的觉醒”》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过去是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终于从黑暗走进光明。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他们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接照这一设想,他们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严格管制,要求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寻找一种与理智判断相一致的自然宗教。…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而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刁俗。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觉醒”的原因并简要分析近代中国“人的觉醒”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实现“人的解放”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对“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破坏作用。
9 . 由于地理、经济等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性;由于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才使地区间文化交流更为必要。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屏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材料三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时中国、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文明朝着“各自不同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宋元时期的理学家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汲取了中国文化的哪些内容。反映了当时欧洲怎样的时代要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要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他还主张将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他所谓的“天下之法”,也就是使天下之人都能“自私”、“自利”,或都能“各得自私、各得自利”之法。

——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   他(孟德斯鸠)批评共和政体容易走向“极端平等”,形成许多“小暴君”,“…主张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建立开明君主立宪制,也就是受国家基本法律约束的君主执政。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来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他盛赞英国的政治制度用法律保障了资产阶级自由发展,使国力日益强盛……

——摘编自王美芝《浅析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主张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