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
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018-05-24更新 | 360次组卷 | 33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重点班)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的改造自己的。”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
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的作用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2018-01-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近代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思想启蒙的不断深入。

材料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摆脱了教会的束缚,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思想的

萌芽。但是,文艺复兴相当重要的成分是向希腊人文精神的回归,还没有产生一种新的精神取代它。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的“宗教伦理”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这种看法不很全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带来的并不是资本主义民主国家,而仍然是封建民族国家。工业化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形态的成立,仅有宗教的伦理还不够,还要有与其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就是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体系。

——摘编自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体系的发展和影响。

材料二在中国现代化史上,救亡与启蒙难解难分。中国的启蒙即源于救亡,救亡是中国启蒙的深层动因。与法国启蒙运动相比,中国启蒙运动毋宁是一种落后民族寻求富强之道的“救亡型启蒙”。五四运动以后,新思潮经历了一个从思想启蒙到“直接行动”、从“价值重估”到“社会改造”的转变。由此,五四运动后,革命运动代新文化运动而兴。这种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的消长,与其说是“救亡压倒启蒙”,毋宁说是“启蒙转化为革命”。

——摘编自郑大华主编《当代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发展的特点。简要说明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018-01-26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

材料二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了中国,又把把中国的典籍宝藏翻译成欧洲文字,介绍欧洲,,大大深化了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文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的“中国热”。当中国的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走俏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蛹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由景仰的维度走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以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你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

5 . 以下是某一派思想家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据此,我们可以推断
A.这主张将会危及社会秩序
B.亚里士多德是这一派的代表
C.这一学派是苏格拉底学派
D.这一学派忽视法律重视道德
2017-12-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特性B.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
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的作用D.提倡追求现实的快乐
7 . 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B.反对宗教神学,倡导天赋人权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2017-11-23更新 | 500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基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他们在批判中世纪神学思想时,并没有完全采取纯粹的世俗主义态度。相反,他们创造性地阐发了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想想资源,采取了“借神颂人”的理论模式。借助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来颂扬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尊严。属于“他们”主张的是
A.实现人的彻底解放
B.反对世俗君主专制
C.追求人的价值尊严
D.怀疑神灵人性至上
9 .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而人民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为欺诈。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2008名乐手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和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最合适的载体来强调中国早已提出的“和谐社会”新理念,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与希望通过体育来实现世界和平、人类团结友爱的奥林匹克精神相一致。

材料三 早在公元前5世纪,以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开创将人的活动和创造性,人的认识和活动的社会意义、性质作为研究方向,在研究中,普罗塔哥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的命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2)上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   
(3)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希腊先哲赋予了人文精神怎样的内涵。
2017-11-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古希腊一则寓言:“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熊被激怒了,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
B.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
C.世间上根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D.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