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人文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并非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而只是想驱散笼罩在基督教之上的那片虚伪的灵光,破除强加在基督徒身上的禁欲主义的符咒,用人性的、感性的和个人主义的因素来充实和改造基督教。”这里的人文主义者
A.提倡因信称义,倡导王权至上
B.反对禁欲苦行,追求民主政治
C.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宗教自由
D.汲取传统养分,彰显人性价值
2018-12-11更新 | 289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
B.拯救人类心灵
C.追求生命价值
D.“认识你自己”
2018-12-25更新 | 743次组卷 | 43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两幅欧洲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女神》画像。这种变化
A.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B.肯定了人的现实价值
C.标志着理性时代的到来
D.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
2019-04-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9全国高考3+3分科综合(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启蒙运动兴起的过程中,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曾产生过非常明显的作用。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赞赏其远胜于欧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他们把中国文化中的“道”和“天理”等同于启蒙哲学的无神论和自然神论,作为反对本国宗教迫害的武器和建立理性哲学基础的依据。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扦击本国黑暗、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

—摘编自董大业《高中世界史新教材的学术背景与疑难解析》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大都是牛顿学说的信奉者和传播者,牛顿力学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基础。17世纪的牛顿力学被称为第一次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事实的理性化的思维传统,观察、实验、分析和综合成为发现规律的墓本方法。科学革命彰显了理性的价值,破除了迷信和盲从,推动了科学主义的世界观的形成,启蒙运动随之而起。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所述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析。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限150字以内。)

2018-10-0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康德认为,希腊哲学最重要的时代始于苏格拉底。康德做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在于,苏格拉底
A.批判宗教神学的危害
B.注重对人性本身研究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倡导人独立理性思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19-01-30更新 | 5872次组卷 | 71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新课标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对该作品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A.肯定人的价值
B.主张民主政治
C.倡导社会契约
D.反对宗教信仰
2019-01-16更新 | 70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据此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
A.推崇绝对真理
B.具有理性精神
C.否定神灵存在
D.捍卫思想自由
2019-03-10更新 | 441次组卷 | 20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文艺复兴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主要是中上层阶级的人士。他们宣扬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不包括劳动者在内,在他们看来,劳动者不过是“愚蠢无知的群氓”。由此可知
A.文艺复兴不能代表劳动者的诉求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
C.人文主义思想并未产生实际影响
D.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2019-03-10更新 | 569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胡适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走向》系列演讲中,开篇即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后胡适提出新文化运动有“使人想起欧洲的文艺复兴”的“三个突出特征”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自觉地反时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是一场自觉地把个人从传统力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最后,很奇怪,这场运动是由既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遗产,又力图用现代新的、历史的批判与探索方法去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人领导的。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一场人文主义的运动。

——据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