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这一事件(     
A.受益于近代科学的兴起B.提供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引导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D.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一种以进步、理性、世俗化和政治改革为号召的强有力的知识潮流,它以笛卡尔和其他学者的数学哲学为其肇端,而牛顿的科学发现则强化了这一潮流。此潮流为(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2022-08-16更新 | 48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西方教育



(1)图1、图2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指出其差异。
(2)分别简述这两种不同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022-08-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多区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古希腊神话里,神主要是住在两个地方,要么是在奥林匹斯山上,要么是在神殿里。可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却认为万物都充满了神明,他甚至在自己家里的厨房门口上写下“请进,神明也在里面”,从而把神明请下了神坛。这反映出泰勒斯(     
A.宗教意识淡薄B.思想具有理性特点
C.注重物质生活D.反对智者学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些人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朱利亚诺·布贾尔迪尼所画的《修女服》中出现了两类截然相反的文化表征:一类趋于世俗化,另一类保持神圣化。这些旨在说明《修女服》(       
A.深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B.渗透宗教改革的理念
C.呈现新旧交织的时代特征D.蕴含人人平等的精神
6 . 16世纪,德意志许多宗教人士都强调教会信徒识字的重要性,通俗版《圣经》也迅速普及。到19世纪,德意志地区民众的识字率比很多天主教国家要高。反映了德意志地区
A.教育水平领先欧洲B.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民众理解了《圣经》D.宗教改革成效显著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构想与实践

材料一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他时,他们就做的更对。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国家。立宪者们认为,由于政府的权力会很容易被滥用,所以必须靠某些对抗性的力量把政府的每一项权力都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这部宪法处处布满巧妙的手段,用一种力量控制和限制另一种力量,但不使其失去作用。但是,所谓“三权”归根到底都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权,“以权制权”只是为了调节资产阶级不同集团之间的关系,以维护其共同利益。它以“民主”的外衣把资产阶级对国家权力的垄断掩盖起来。

——摘编自[美]马克·C.卡恩斯《美国通史》


(1)材料一体现卢梭的什么思想?并说明其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关系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原则?并说明其实践意义。
8 . 下列事件能够促进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022-06-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B卷)历史试题
9 . “它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它在重新审视、发掘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是指
A.宗教改革B.科技革命C.启蒙运动D.文艺复兴
2022-06-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B卷)历史试题
10 . 英国学者约翰.格雷将启蒙运动等同于普遍的解放与普世的文明,认为其本质上属于西方文化帝国主义。他相信这种启蒙运动世界观与“启蒙方案”导致了文化贫困,启蒙运动已经彻底失败了。该学者旨在强调启蒙运动(  )
A.抹杀了文化的差异性B.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C.阻断了东方文化交流D.对落后观念进行改造
2022-04-29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