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为全国考古界的新亮点,该墓在考古发掘中创下江西文博史的“四个新纪录”。该墓出土各类文物两万多件,被国家文物局及专家评价为:文物保存最完好、墓园及主墓内结构最完整、墓园区及城池区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类数量最丰富,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建设世界科学考古圣殿的意义、条件和价值。


(1)据研究,图一中陵园的建筑是模仿秦都城的建筑布局的,这体现了什么原则?
(2)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你对秦兵马俑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海昏侯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和需要防止出现的问题
2016-11-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2 . 2004年考古人员在北京昌平张营发现约为3000平方米遗址,发现或出土距今约3000至4000年间的典型器物。石器主要为磨制的镰刀、铲、斧等生产工具,铜器主要是小件工具、兵器和装饰品,有凿、锥、渔叉、鱼钩、镞、喇叭形耳环具及大量的陶制日常用具以及环、纺轮等生产工具及黑陶罐和彩绘的折腹盆,还出土用于占卜的“卜骨”等珍贵文物。上述文物可供研究领域包括
①夏商时期的基本社会生活 ②金属农具的应用与普及
③原始农业及渔猎生产状况 ④比较成熟的中国古文字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6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尖子生素质展示历史试卷
3 . 图是出土于安徽省寿县(属楚国)的“鄂君启节”,“节”是战国时期的通行证。其铭文中有:“见其金节毋(不)征,不见其金节则征。”意思是:凭着这枚金节,可以免除一路通过水陆关口的征税。铭文中还规定了鄂君启商队的行进路线,防止商队到处乱跑或迷路。这一文物,有助于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

①商业管理制度②水陆交通状况
③地方教育制度④文字书写特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如图是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出土于古墓葬的西汉纸。据此判断
A.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
B.秦汉时期,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C.放马滩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地图
D.“西汉纸”是研究造纸起源、工艺的重要资料
2020-03-31更新 | 271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考古发掘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3/92年—前59年)墓,出土有两枚印章(见下图),还有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印章沿用了秦统一文字的字体
B.精美器皿大多出自田庄手工业
C.竹简木牍可能记载有佛教经典
D.王国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6 . 下图是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历史文物,下列的解说不够恰当的是
A.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
B.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
C.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情况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
2019-09-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20世纪50年代,在山西发现了种类繁多、古朴精美的宋、辽、金戏曲文物,有戏台遗迹、戏剧壁画、出土珍品等。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元杂剧也发源并成熟于山西,成为元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梆子戏”,即北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蒲剧。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
A.丰富的戏曲文物,说明了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
B.元杂剧作为元曲的组成部分,发源并成熟于山西
C.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梆子戏”形成于明清时期
D.山西“四大梆子戏”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形成的
2019-10-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综合练习题
18-19高一下·江苏·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下图文物出土于殷墟,从19世纪末在殷墟小屯首次发现开始至今,已发现约15万片以上。通过该文物,我们可以研究
A.书法艺术在自觉阶段的表现
B.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C.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的缘由
D.汉字的演变与发展
2019-04-18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选修)
9 . 1975年,我国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秦代墓葬中,出土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其中“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该考古成果最能说明
A.小篆属于最早的成熟汉字B.秦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
C.小篆和隶书曾在秦代并用D.隶书因书写简便日益推广
2021-11-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考古发现的商代文字

以上考古文物说明,商代(        )
A.迷信鬼神思想非常严重B.甲骨主要用于书写文字
C.经济生活日益丰富多彩D.文字书写载体多种多样
2020-04-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