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文字的灭亡,意味着文明载体的死亡。……一种文字,在几千年的漫长时光里能保持到今天还被广泛阅读、使用,平心而论,这是人类史上非常了不起的文化奇迹。

——引自余秋雨教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稿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概述字母文字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其发展规律。
(2)材料二中所指的是什么文字?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种文字?
2020-02-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了一个三国初年曹丕书房的场景。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道具是
①书案上有毛笔、纸张
②一摞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步辇图》
④墙角放有青铜编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9-11-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
B.儒家民本思想
C.手工业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
2019-10-25更新 | 97次组卷 | 20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不包括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2019-05-22更新 | 214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下图是某次展览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下对该展品的说明和论证,正确的是:
A.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
B.展品上的字体是草书
C.印刷术已经开始流传
D.纸最早发明始于东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结束了中国的冷兵器时代
D.改变了整个世界原有面貌和状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对于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有意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以下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①火药最早用于军事
②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④发明淬火工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9 . 我国古代,人们称月食为“天狗吃月亮”、称彗星为“扫把星”,赋予某种不祥、凶兆的意思,其根本原因在于
A.自古以来流传的种种不祥凶兆的传说
B.统治者的宣扬与欺骗
C.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能力的低下
D.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