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2022-04-03更新 | 431次组卷 | 142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奉贤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某学者赞扬中国历史上的一项技术推动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历史发展,是重大的“革命”。这位学者赞扬的技术是
A.炼金术
B.观星术
C.航海技术
D.活字印刷术
3 . 文明与交往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开启、繁荣和萎缩的过程,其中汉唐、宋元和明清三个阶段的对外交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问题:
(1)依照示例回答问题。


(2)简要评说汉唐、宋元时期的中外交流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2019-09-02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A.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
B.改变了欧洲人阅读方式
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D.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019-01-02更新 | 162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沈括《梦溪笔谈》


(注:沈括的记述是非常具体翔实的,其中包括制作活字、排版、印刷等完整的工序,限于篇幅简略。)
材料二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修复过程中,曾发现北宋崇宁二年(1103)前后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不少专家以其中“杂色金刚”的“色”字倒置等为据,推断此《无量寿佛经》为北宋泥活字印本。
材料三 南宋绍熙四年(1193),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1)材料二、三,对于印证材料一有什么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沈括的《梦溪笔谈》有什么历史价值?
(3)活字印刷术的外传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十五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以媲美”。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
B.活字印刷
C.出版自由
D.书籍装订
2018-04-13更新 | 123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文献记载:“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最有可能记录该印刷技术的文献当是
A.《新唐书》
B.《宋史》
C.《梦溪笔谈》
D.《资治通鉴》
8 . 李白《少年行》有“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岑参《送颜真卿使赴河陇》有“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诗中的“胡人”当指
A.印度人
B.大秦人
C.新罗人
D.中亚人
9 . 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分别写出图1和图2所示的文字名称。
(2)图1所示的文物有哪些史料价值?
(3)图1和图2文物中的文字有何异同?
2012-02-19更新 | 9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