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一份致总理衙门原函称,“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因而必须购买外国枪炮,设局制造枪炮,“以资攻剿”。此语应出自(     
A.林则徐B.李鸿章C.孙中山D.康有为
2023-02-0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海国图志》问世后很少有人阅读,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很多人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主张将其付之一炬。这表明《海国图志》(     
A.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B.深受主流思想排斥
C.对后世产生影响甚微D.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3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主题是
A.新兴力量的崛起B.政治民主化的尝试
C.国家出路的探索D.清政府权威的丧失
2022-04-11更新 | 458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文指出,日本维新以来的译书集中于政治学、理财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而晚清中国的译书偏重于军事学、工艺学,在政治学、财政经济学方面“几无一书焉”。梁启超意在
A.赞美明治维新的成功B.反思救国道路的理论缺陷
C.为百日维新摇旗呐喊D.强调中国军事改革更迫切
2022-03-31更新 | 589次组卷 | 10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
A.倡导民主科学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反对愚昧迷信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2022-03-29更新 | 1790次组卷 | 49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19年5月,在李大钊主持下,《晨报副刊》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陆续刊载马克思著作的译文和介绍马克思生平的文章。这说明当时
A.五四运动深入发展B.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共成立条件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847年,《海国图志》由初刊时的50卷本扩充为60卷本,其中“西洋技艺”从1卷增加到8卷,增加了对海外各国的情况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介绍。这说明,当时
A.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国人共识B.新思想在民间已经传播
C.民众热衷探究西洋强国之本D.魏源对师夷长技的重视
8 . 1897年,梁启超在《时务报》连载《变法通议》,主张译书方针由译西书转为译日本书,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御史李盛铎等人也提出相似论调。1898年,康有为上《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再提“译日本之书”,并以政治书为先。这说明当时
A.改革成为士大夫的共识B.学习日本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C.社会的改造具有紧迫性D.列强侵华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2022-01-06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思相结合,“托古改制”,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他借鉴的西方政治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设议院、开国会D.建立民主共和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梁启超的“新民说”对中国人的性格、习性、智能上的弱点做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博考各国民族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以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以便在激烈竞争的世界上建设自己的民族国家。其主要意图是
A.提倡君主立宪,推动社会进步B.主张中国全面学习西方
C.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D.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