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康有为认为,只要光绪帝下诏变法,中国的面貌很快就能焕然一新,他说:“纪纲一变,十年之内,富强可致。至二十年,久道化成。以恢属地而雪仇耻不难矣。”这可用于说明(     
A.维新运动得到统治者支持B.维新派急于改变落后的现状
C.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D.维新变法增强了中国的国力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光帝: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筹办夷务始末》)……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林则徐《软尘私议》

材料二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1841531日,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英军惊恐万分,逼迫广州知府强行解散了抗英队伍,英军撤出虎门时发出告示,恫吓中国人民“后勿再犯”。中国人民当即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tǎng),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材料三   1839年起,林则徐收集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编成《四洲志》等书稿,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海国图志》成书于1842年,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瀛寰志略》成书于1849年,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西方民主制度。书中还附有中国、朝鲜、日本及临摹的欧洲人的地图。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材料中鸦片战争爆发后统治阶层和普通人民的反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中这些知识分子的共同诉求是什么?
2022-08-15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昌江县首都师大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胡绳武、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1)依据材料一,指出“皇帝被打倒”的历史事件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主题是
A.新兴力量的崛起B.政治民主化的尝试
C.国家出路的探索D.清政府权威的丧失
2022-04-11更新 | 458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文指出,日本维新以来的译书集中于政治学、理财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而晚清中国的译书偏重于军事学、工艺学,在政治学、财政经济学方面“几无一书焉”。梁启超意在
A.赞美明治维新的成功B.反思救国道路的理论缺陷
C.为百日维新摇旗呐喊D.强调中国军事改革更迫切
2022-03-31更新 | 589次组卷 | 10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反思西方文明的思潮。代表性的言论如下:

陈独秀

“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

李大钊

“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

胡适

“在今日强权世界,此等妄言(注:指否定中国对青岛胶州湾主权),都成确认,世衰之为日久”

梁启超

“现在所谓光华灿漫的文明,究竟将作何结果,越想越令人不寒而栗”
这一思潮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使中国知识分子理性认识传统文化
C.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方向D.反映了知识分子对苏俄革命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思相结合,“托古改制”,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他借鉴的西方政治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设议院、开国会D.建立民主共和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梁启超的“新民说”对中国人的性格、习性、智能上的弱点做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博考各国民族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以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以便在激烈竞争的世界上建设自己的民族国家。其主要意图是
A.提倡君主立宪,推动社会进步B.主张中国全面学习西方
C.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D.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康有为在《孟子微》中写道:“人人性善,尧、舜亦不过性善,故尧、舜与人人平等相同。此乃孟子明人人当自立,人人皆平等,乃太平大同世之极。”其言论意在
A.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B.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C.宣扬近代民主革命思想D.维护中华民族独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统计,梁启超所办的《时务报》在1896年销量达到7000多份,次年销量高达12000份,最高时竟然达到17000份,出现了“举国趋之,如饮狂泉”的局面,连《万国公报》的主笔林乐之都称赞其“议论明通,识解超卓”。《时务报》的畅销
A.使宣传西方思潮成为主流B.为维新变法的开展创造了舆论氛围
C.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传播D.使维新运动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2021-09-10更新 | 644次组卷 | 25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