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8 道试题
1 .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B.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C.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D.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2 . 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
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B.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3 . 2019年5月,华为副总裁鲁勇在《5G智联万物,数字慧通未来》的高端对话中称:“5G是一个革命,未来的网络一定是一个平台,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一技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A.生物技术B.原子能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D.空间技术
2020-07-0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检测卷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4 .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书中所记载的具有地区性的农业资料分析,其反映的地区范围主要在后魏统治下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中国古代农学名著,在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属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结论。……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的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摘编自《物种起源》

材料   三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1)材料一中所说的“农学名著”是什么?其历史地位如何?
(2)材料二反映的是达尔文创立的什么学说?这一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袁隆平充满自信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我国政府最终确定每年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是因为
A.1964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C.1980年的这一天,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D.2003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的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中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B.“复兴号”动车组成功运行
C.“神舟5号”发射成功D.5G技术研制成功
2020-05-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同步练习
7 . 下表是1949—1990年中国扫盲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全国人口总数(万人)15岁以上人口文盲总数文盲率(%)
19495416780.00
1964723972332738.10
19821031882358222.81
19901143331800315.88

A.“左”倾导致“文革”后教育受挫B.义务教育使文盲率快速下降
C.制度变迁影响教育普及程度D.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教育发展
2020-05-15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高三5月全真模拟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近年来,国际社会的反华势力叫嚣“中国威胁”,它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国防力量日益增强这一不争的事实。这里的“不争事实”主要表现在(     
A.解放军保家卫国的责任B.战争年代我军的光荣传统
C.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的发展D.为反击外国入侵做准备
9 . 中央电视台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颁奖词中说:“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研究的是
A.原子能技术B.高性能巨型计算机技术
C.杂交水稻技术D.运载火箭和航天技术
2021-01-02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程-统编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0 . 读下表;影响遗传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1950—1955年遗传学全面学习苏联,“基因”是反动的资产阶级学说
1956—1959年第一次遗传学座谈会召开,连续翻译出版3本以摩尔根的《基因论》为代表的遗传学著作
1966—1976年各级学校生物学课程被取消,遗传学所有的研究工作几乎停止
1978年以来中国遗传学会成立;以袁隆平、李振声等为代表的遗传学专家先后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享誉世界

——据《中国遗传学史》整理

A.遗传学自身发展规律B.科教兴国战略
C.“双百”方针D.意识形态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