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1986年我国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了。
2021-03-0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15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到2000年底,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1%,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8.6%,青壮年人口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残疾儿童入学率也有较大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直接受益于
A.《义务教育法》的全面落实B.国民教育体系的逐渐形成
C.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D.“南优2号”杂交水稻
2020-03-31更新 | 59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历史试卷
4 . 据以下史实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时间史实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A.都是“文革”时期的科技成果B.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稳定关联不大
C.标志我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强国行列D.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成就显著
2020-03-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某期《感动中国》节目中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下列人物能获此殊荣的是(     
A.杨振宁B.袁隆平
C.钱学森D.李四光
6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敏是唯一一位已逝世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活,连他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他在60年代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反映在(  )
A.使我国步入信息时代B.使我国步入航天时代
C.打破了美苏核垄断D.使我国尖端科技领先美苏
7 . 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他曾大力倡导“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并使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兴办“半工半读”学校的热潮。该热潮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的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的十年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019-12-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堪称中国航天领域巨大里程碑。下列史实标志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
9 . 1953—1957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二次革新,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
B.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
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 . 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教育指导思想中,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
A.“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