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这是对谁的褒奖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杨利伟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材料一   下图为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后发回的“玉兔二号”巡视器走上月面影像图

材料二   科学技术正像希腊神话里的具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门神雅努斯,开启光明,也带来黑暗。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也一直有这样的两种认识。

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者,视之为建立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阳光普照的大道。韦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为世界解除魔咒”来描绘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如果以科技为带动此进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动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应当归之于现代科技。……

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激进的反工业化、现代化者强调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批判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乃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一种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理性”。标准化、工具化、普遍主义和技术进步观念等等垄断了社会生活,造成冷冰冰的技术统治。人类的创造反过来控制了人类。

——董正华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结合材料一,你认为新中国不断取得科技进步的原因有哪些?
(2)选择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19-01-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人民网发表的一篇文章曾指出:“二为”方向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这里的“二为”方向是指
A.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党和政府服务,为人民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共产主义服务
4 . 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两弹一星”
②“神舟六号”
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银河——Ⅲ”巨型计算机
⑤克隆技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图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该图可以用于说明我国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B.“教育革命”的大力推动
C.基础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效
D.九年义务教育已完全普及
7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8 .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写了“九一八”事变至“一二九”运动时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所以作品问世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有人对作者、作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作者并没有让林道静“得到彻底改造”,说“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对《青春之歌》的批判说明在当时
A.“左”的观念影响严重
B.“双百”方针在文艺创作中没有得到很好贯彻
C.《青春之歌》的创作脱离当时的时代主题
D.杨沫在当时是“反动学术权威”
2018-12-25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1958年6月,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一年不是抓一次,也不是抓两次,也不是抓四次,而是抓它七八次。”这一论述的提出主要是基于
A.恢复落后的经济
B.国家安全的需要
C.追赶西方的步伐
D.协调好国民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山西省方山县有个圪叉咀村,村名源于那里七股八叉的山坡。这里由荒无人烟到如今已经建成一个绿树成荫、果实累累、丰衣足食、山川秀美的小天地。村里最好的房屋是学校,白天孩子们读书,晚上村民们学文化,形成学习型的小社会。该村的变化最能说明
A.要想富,先种树
B.要想富,先修路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D.村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