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2000年,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家启动了“西部一省一校”项目,利用国债资金支持西部地区每省重点建设一所大学。这一项目的实施
A.加大了西部基础教育的扶植力度
B.有助于区域间教育的整体发展
C.加剧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负担
D.提高了西部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教育部的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公办民助(如独立学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于(     )
A.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
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C.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
D.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
3 . 1949年12月,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58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些反应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A.长期“左”倾冒进
B.缺乏连续性
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具有时代性
2016-12-13更新 | 168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据西方主要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C.“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D.“银河—Ⅰ号”研制成功
6 . 有一份面向大学生的调查问卷,问“在你心目中曾为中国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选择邓小平的占89%。大学生们做此选择的依据不包括(       
A.文革后邓小平恢复高考的决策
B.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C.邓小平提出“教育大革命”
D.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相继取得了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青蒿素药物、杂交水稻技术等领先世界的生物学和医学成就。这说明
A.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条件
B.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
C.自力更生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
D.科学研究只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成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
A.“载人航天工程”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
2016-12-12更新 | 481次组卷 | 39卷引用:陕西省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10 . 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中国进行上述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
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