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决定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教育界有11位代表入选。下列属于新时期的教育成就的是
A.国民教育注重培养精英
B.恢复中断十年高考制度
C.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
D.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2019-04-25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的标志之一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开展扫盲教育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发展工农教育
3 . 1964年10月28日,《澳门日报》发表评论说:“这次……实验的成功,它显示出中国国际力量已进一步加强”材料中的“实验”指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银河——I型”研制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实现
4 . 郭沫若认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期”,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面对这两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毛泽东在当时没有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他认为解决历史问题应该是
A.“百家争鸣”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
D.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5 . 2019年1月22日至2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年会主题为“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全球结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进化



请回答:
(1)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开始的标志又是什么?
(2)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又出现什么新变化?
(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什么影响?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领域,湖南省内有一项世界领先的成就是什么?
(4)三次科技革命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中国。请各举一例说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6 .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周恩来的谈话
A.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2019-04-18更新 | 247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东光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00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所以有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B.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C.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呈现了航天员升入太空从事科研的场景,涉及到载人航天技术。下列各项成就与这一技术密切相关的是
A.中国制成第一架飞机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D.“神舟5号”飞船成功往返
2019-04-17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这
A.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成果体现
B.打破了美苏两极对峙局面推动世界多极化
C.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推进了信息化发展,加速了现代化建设
10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战争形态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苏联领导人眼中,以人力、兵力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军事力量已不值一提。赫鲁晓夫说:“民兵,对于有现代化武器的我们来说,这不是军队,这是一堆肉。”为此我国
A.发展“两弹一星”计划,应对大国挑战
B.研制高性能计算机,增强军事实力
C.开展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综合国力
D.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打赢现代战争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