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8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8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坚持“三不主义”,即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切实保障人民进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自由。“三不主义”
A.揭开了拨乱反正的序幕B.推动了《青春之歌》的诞生
C.促进了文艺的再度繁荣D.说明文艺为经济建设服务
2021-09-16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备作业)
2 . 1956年后,文化事业机构和队伍的规模,比旧中国有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增长。据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字显示,文盲半文盲比1949年下降了42个百分点;科技战线,到1965年,全国科研人员达到240万人。这主要得益于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B.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二为”方向的指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79年发行、李谷一演唱的歌曲《乡恋》虽然广受群众喜爱,却也在当时引起巨大的社会争议:有人认为其“趣味不高,格调很低”,有人说它是“靡靡之音”,批评最多的是李谷一所采用的“气声”唱法。这些非议主要是因为歌曲
A.“气声”诠释歌曲,以人为本唱出人情人性人文B.昭示着文艺应该告别统一僵化、千人一面的模式
C.旋律温情、演唱甜美引起许多思想保守人士反感D.节奏、旋律、配乐等方面蕴含的现代元素多一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思想家席勒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美育”概念。在他看来,人是现代文明的牺牲品,法国大革命无法给人带来真正的自由,而机器化大生产、分工的细化,更导致了人性分裂与艺术堕落。他在吸收康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美与艺术来改造人的灵魂,实现人的内在心灵自由。在《美育书简》中,席勒明确地将体育、智育、德育与美育区别开来,提出审美活动是人的感性、理性和谐运动的结果,指出未来是“审美的王国”,人应变成审美的人,进而发展成为人格健全的人,也即是自由的人。

——据黄健云《席勒的美育思想及其价值》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在借鉴西学的基础上大力倡导美育思想,以期实现“立人”“新民”与“强国”。如王国维痛斥中国人嗜“利”与“官”的卑劣,欲糅合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治疗“国民精神上之疾病”;蔡元培针对晚清“忠君尊孔”的钦定教育宗旨,指出“以美育代宗教”是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必然,并积极创办艺术院校,扩展美育影响;梁启超、鲁迅也写下大量文章,希图借美育辟出一条改造国民的大路。尽管美育成为了民国教育方针,尽管无论在学理还是实践层面美育界均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国家一直处于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境地,美育终究不可能完成这份历史重任。

——据谭好哲、刘彦顺《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等

材料三   1950年,毛泽东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主张各种戏曲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1953年,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就历史研究工作方针向毛泽东请示,毛泽东提出要“百家争鸣”。1956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晚期专制主义的揭露,对毛泽东的触动很大。这使他意识到,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政治危机。19564月,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双百”方针。

——韩永进《新的文化发展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席勒美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美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适用对象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2021-09-08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备作业)
5 . 1955年初,中国开始创建核工业。当时,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这反映了新中国
A.迫切需要巩固国防B.“一五”计划成效卓著
C.工业体系需要完善D.制度优势引人注目
6 .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中国农民曾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一生,见证了“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以下选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中国成立后,袁隆平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的开拓者
②文革期间,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③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袁隆平指明了科研方向
④改革开放之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1-08-23更新 | 440次组卷 | 7卷引用:高频考点41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二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有直接逻辑关系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
伟大构想
中国恢复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

B.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已经全面迈入小康社会

D.
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90岁高龄的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当代神农。他在水稻研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树立了丰碑,这反映出(   
A.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首要问题B.科技进步助推了世界和平
C.世界粮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D.政府支持是科研的重要推动力
9 .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有专家认为中国或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大的“自变量”。这种自信之一来自于中国科技实力的进步,以下成就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的是
①上海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④“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史学热点的形成,大都与国家建设的需求相关。如中外关系史的研究成为热点,中国边疆学迎来发展高潮,西夏学、契丹小字、满文等“绝学”后继有人;环境史研究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丝绸之路研究、海洋史研究趋于繁荣。2019年初,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这是中国历史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史学各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戴逸《新中国70年来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材料提供了新中国70年来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状况,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1-06-21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备作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