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9 道试题

1 . 材料   六十年代初,袁隆平根据玉米、高粱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先例,大胆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这是国际上从1917年有人发现水稻雄性不育现象以来一直没有研究成功的课题。袁隆平从大田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转育成第一代雄性不育系材料,写出了《水稻的雄性不育》一文。当时,有人断言,开展这项研究是对遗传学的无知。袁隆平没有理会,仍坚持不懈,进行研究。他通过对470多对不同品种测交,在1968年筛选出有保持能力的青小金一号,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不料,这一年5月,他培育出的青小金一号稻秧苗,夜间被人全部拔光。他四处搜寻,在一口深水井里发现了一些残苗。他不顾春寒水冷,立即下井寻摸。井窄水深,潜不到底,他又赶紧用水泵把井水抽干。沉入井底的秧苗早已腐烂,只有浮在水面的五株秧苗还有生机。他用这几株残苗南繁北育,结果,转育成南广粘不育材料。此后,他又同研究组成员一起,从与华南野生稻亲缘较近的东南亚高产品种中找到了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的重大突破,前后共花了10年时间。从1976年起,籼型杂交水稻开始小面积种植、推广。到19805月,全国累计播种面积达2亿5千多万亩,增产粮食260多亿斤,平均亩产一般比其他良种增加100斤以上。

——摘自《籼型杂交水稻的主要培育者——袁隆平》,《种子世界》1983年第3期(来源:中国知网)


依据材料,以寻访现代的农神——袁隆平为主题,查收相关历史人物的资料,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250字左右,主题鲜明,逻辑清晰,彰显时代精神。
2022-03-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史料阅读的读、析、解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份历史高考题(节选)

1978年历史高考题(1978.7.9
一、填充题:(答案填在题上空白处)
例:4.昧,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的革命口号。
二、简要写出下列年代中世界史或中国上的一件大事:答案写在每一一个年代的后面)
三、在地图上画出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的进军路线(将起、止、经过共六个城市按进军路线连成一-线,不得连)。
四、简要解释名词:在每个名词下空白处作笞)
例:1.《史记》
五、问答题:
例:2.扼要举出周恩来同志在我国民主革命各个时期的主要革命活动。
考查主要内容:农民起义、共产党领导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马克思主义、列强侵华事件、战争事件等等。
2015年全国文综一卷历史试题(2015.6.8
1卷,选择题
例: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II卷,非选择题
例:41.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考查主要内容:古今中外经济问题、传统文化、民主法治、抗战纪念、社会保障、亚投行、科教兴国、民族团结等等。
概括说明上述两份试题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方面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史论结合。)
2022-03-12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卷小论文题专项指导与训练——文字比较类(五)
3 . 照片记录历史的瞬间,是时代的缩影。下列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②抗美援朝,卫国保家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点功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③①②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钱”是对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三位著名科学家的美誉。钱学森生于191112月,于195510月历经艰辛回到祖国。钱伟长生于191210月,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主攻弹性力学,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钱三强生于191310月,是法国著名科学家小居里夫妇的高徒,在法国留学时就靠近党组织。1956年春天,“三钱”都被委任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重要成员。科学规划委员会是应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精神而生,任务是制定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钱学森是规划委员会综合组组长,钱伟长是综合组主要成员。钱三强当时正带领“热工实习团”在苏联学习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技术。“三钱”的1956年,是意气风发、干劲十足的一年。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十年”也由此开启。

——摘编自黄庆桥《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最是春风得意的1956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钱”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黄金十年”的原因。
2022-03-05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专题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科技文化成就
5 . 如图为1958年扫盲教材的目录。该图体现了当时
A.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组织教学B.注重培养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C.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开展实施劳动教育D.逐步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022-03-02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6教材插图惹争议——教育问题-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35中长期目标和2050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加强职业教育
A.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B.旨在完成国家的工业化
C.适应新时代建设人才的需求D.促进了民众的自我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1981年至1984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部分草案
时间内容
1981年3月《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
1981年4月《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1983年《高中数学、物理、化学两种要求(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的教学纲要(草案)》
1984年《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和农村小学的教学计划(草案)》

该表内容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     
A.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发展B.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探索
C.义务教育发展模式调整构建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022-02-26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押全国卷31题 现代中国时期-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8 . 1964年,袁隆平率先通过三系法途径培育杂交水稻;1976年,杂交水稻种植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此后,超级杂交水稻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表明(     
A.农村生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转变B.理论突破与实践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迅速推广
2022-07-0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0物种交流与粮食安全-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通信”
近代早期大量灯塔建造,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1850年前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20世纪初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世界更加密切联系的新时代
20世纪中叶以来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20178月,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摘编自刘以林《通信技术》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1949年,全国高校学生总数11.65万人,其中工科生3.03万人,占总学生数的25.9%。1951年,国家提出工科类高等院校调整方案。1952年后,全国高校学生总数19.11万人,其中工科生的数量6.67万人,位列各科学生数第一,占比34.8%。材料反映的事件
A.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与“双百方针”的实行有关
C.标志着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D.导致高校文理科发展不平衡
2022-02-08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07 2022虎年央视春晚历史考点预测(对点练)-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预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