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9 道试题
1 . 某一历史时期,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毛泽东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据此可知,该历史时期应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建国初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14-04-17更新 | 3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2 . 唐朝战略思想家李筌在《太白阴经》中指出:“国愚则智可以强国,国智则力可以强人。用智者,可以强于内而富于外;用力者,可以富于内而强于外。”以下思想与实践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B.“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教育战线上“扫四旧”
2014-04-17更新 | 10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谈到学校应如何发展时,邓小平同志说:“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据此可知,邓小平强调
A.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B.提高国民素质是教育事业的目的
C.学校教育在新时期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D.国家应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4 . 读下面一段对话。
孙子:爷爷,您10岁时看过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吗?
爷爷:孩子,我那时候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哪有美国大片!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这位爷爷l0岁时不可能见到的文艺作品是
A.B.C.D.
5 . 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其中①②处的初衷应该是
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
第一次晚清富国强兵
第二次民国初期实业救国
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科技救国
第四次新中国成立初期
第五次改革开放以后

A.建设国家、创业立业B.建设国家、实业救国C.实业救国、科教兴国D.富国强兵、引进外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老照片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场景。下列老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1956年5月,《光明日报》连续报道钱伟长、傅鹰等10位首都著名学者的采访谈话。钱伟长说:“它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的道路。”傅鹰认为:“没有它,思想就会僵化,何谈科学发展。”他们谈话围绕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改造
B.中共“八大”召开
C.“双百”方针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共两党都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国民党方面,把辛亥革命史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溢美之词居多;共产党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辛亥革命的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总体上说,正面肯定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意见是主流。

材料二、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摘编自《辛亥革命评价的“百年之争”》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20世纪50年代末,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暂趋沉寂,简要分析原因。
(3)请你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评价辛亥革命。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应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并谈谈你对“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观点的看法。
2014-01-16更新 | 124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高考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六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题型专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9 . 有位名人曾放言“90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大跃进”时期的口号
B.这种说法说明了社会上形成严重地浮夸风气
C.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
D.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之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