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赴欧美和日本的高等院校留学,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社会发展水平极大提高
D.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材料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家教育部的推动下,开展大规模的高校合并及合作办学,建立起一批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到2002年,先后有708所高校合并组建为302所综合性的高校;有317所高校开展了校际合作办学,形成了227个合作办学实体。同时,教育部还进行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不断拓宽专业口径,调整专业目录,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已由1998年的504种削减到249种。我国高校文、理、工、农、医分校和学科单一及专业狭窄的状况已有所改善。

——摘编自李建强等《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2019-05-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龙泉中学、随州一中、天门中学三校联考2019届高三4月份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3 .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
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
4 . “李××,1965年就读于贵阳某中学,1969年作为知青到毕节‘上山下乡’,1979年考进武汉大学,1984年公派前往美国深造,现在在贵阳组建大数据创客团队”。此履历不能反映了
A.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为他出国深造创造了条件
B.互联网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舞台
C.《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保障他完成了义务教育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的这一看法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B.推动了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
C.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
D.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2018-09-01更新 | 293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黄石市2018年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2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出现了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主的一波留学热潮。“留美热”从1911年美国设立留美预备校——清华学堂开始,至1925年,在美学习科学与文化的中国留学生已达2500多人。“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留法学生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向国内介绍和传播。国民革命期间又出现“留苏热”,国共两党多次选派青年去苏联学习。为此,1925年苏联当局设立“莫斯科中山大学”,专门培养中国留学生的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热”再度兴起。1950年教育部规定,留学生直接归所在国中国大使馆领导,要定期汇报学习成绩及生活情况。从1950年到1966年,新中国派往苏联、东欧各国的留学生约一万余人,其中80%是留苏生。“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出国留学人数急剧下降。1978年,随着50名留美学者的启程,出国留学逐渐回暖,留学人数逐年递增。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二十多万人。至2004年更达70万人,除公派之外,自费留学占很大比重。1992年国家出台“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从而给予了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据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热潮的主要特点,并比较20世纪20年代与50年代“留苏热”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留学热潮重现的背景。概括与新中国初期相比,新时期留学热潮的主要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7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从星空向地面发出两道光,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关于量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以下评述正确的是
A.量子论继承了经典力学关于时空的认识
B.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最早提出量子假说
C.量子力学的成果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
8 . 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度。这主要表明我国
A.科技发展新格局逐步推进B.优先发展航天和国防科技
C.体制改革向科技领域扩展D.“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2018-02-07更新 | 1590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种做法
A.实际上恢复了高考制度
B.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C.贯彻了新中国教育方针
D.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
10 . 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杂志和出版社都被纳入国家体制之中。大众传媒通过相对固定的模式,传播人民群众欣赏喜爱的民族英雄和角色模型。大众传媒的这种变化
A.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B.有助于新的意识形态的构建
C.造成新中国成立初中国文化凋零的局面D.使报纸杂志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2017-11-03更新 | 318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