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红色娘子军》是刘文韶在海南工作时基于真实的革命斗争而创作的报告文学,1960年改编为同名电影,1963年底又改编为芭蕾舞剧,次年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成功后,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喜爱。该作品
A.表明文艺创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B.凸显了革命性、艺术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说明革命斗争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D.体现了抽象性、科学性与本土性的结合
2021-12-27更新 | 268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
2 . 1962年,国家批准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一头是农业和有关吃穿用问题的科学技术,一头是配合国防尖端的科学技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通过八年科学技术规划,把农业、能源、电子计算机、激光、空间高能物理、遗传工程八大领域和学科放在突出地位。影响新中国科技规划的主导因素是
A.新技术革命B.国家安全需要C.国际国内形势D.国家发展战略
3 . “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
C.“文化大革命”结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D.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85年,教育部着手改变恢复高考后实施的国家包揽学生学费、学生毕业后绝对服从国家分配的制度,规定高校可以招收少量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学生自己缴纳培养费、学杂费,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就业或自谋职业。这一变革
A.顺应了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B.提高了高校招生制度的公正性
C.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D.促进了高等教育全面均衡发展
5 . 1965年6月,时任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适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B.“百花齐放”的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21-03-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2~1960年,国家先后开展了四次扫盲大运动,扫自标准定为每人认识1500到2000个字。到1965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
A.适应了“双百”方针的要求B.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有利于现代中国社会进步D.开启了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
7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020-12-11更新 | 440次组卷 | 105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三个面向”指(  )
①面向人民②面向现代化③面向世界④面向未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决策是邓小平哪一思想推动国家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批评“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A.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D.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2020-08-29更新 | 425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7届海南省国兴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