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建国以来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B.“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实施
C.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两个凡是”思想禁锢的打破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考古表明,原始社会时,水稻亩产约50千克。清代时太湖流域水稻平均亩产约278千克。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至1998年,亩产达450千克。2017年,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达1149.02千克。袁隆平院士的研究
A.推动了中国人口的增长
B.使得我国农业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C.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D.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2019-07-21更新 | 733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针对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订禁核条约,1964年中国核试验成功后,亚非国家和英、法的舆论普遍认为,联合国没有中国参加、禁核的努力没有中国的合作不可能起作用。据此可知,中国核试验的成功有助于
A.中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
B.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D.实现两大阵营间的力量均势
2019·全国·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6年底,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03所,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接近30万人。截至2018年,我国已有近700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这反映出
A.教育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B.法学专业成为最热门专业
C.教育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D.教育与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5 . 郭沫若认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期”,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面对这两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毛泽东在当时没有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他认为解决历史问题应该是
A.“百家争鸣”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
D.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6 .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
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世纪80年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从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从书”、“走向来来从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理论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
B.反映了西方文化比较优秀
C.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
D.表明中国学术界已全盘西化
2019-01-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选项中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取得的成就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D.杂交水稻
2019-01-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C.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10 .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2019-01-30更新 | 2633次组卷 | 6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