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框内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明的评论(  )
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A.“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大型运输机运20成功试飞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 . (     )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内容,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
A.1975B.1976
C.1977D.1978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飞船飞行成功
C.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D.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80年后,我国高校中出现了非财政性教育经费,1990年后,逐渐建立起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1988年我国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9年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普通本科、高职、成人高校共有2311所。由此可知
A.市场体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改革逐步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C.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促进教育人才多样化
D.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5 .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他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对人类社会的主要贡献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培育出杂交水稻
C.巨型计算机“银河—I号”D.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习班”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赴欧美和日本的高等院校留学,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社会发展渴求专业人才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D.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
7 . 2018年12月在北京举行“40年,那些难忘的瞬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图片展”。下列事件最有可能入选图片展的是
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
C.中国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8 . 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进一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列我国科技成就属于该论断提出之后取得的是
A.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B.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神舟”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D.制成“银河—1号”计算机
9 . 观察如图,从图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我国
A.教育得到持续发展B.义务教育已经完全普及
C.“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落实D.“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
10 .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③颁布《义务教育法》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11-23更新 | 263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