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2016年“两会”指出,今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新火箭新飞船升空,同时还有新的发射场启用等。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历史上曾拟定了57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原子能、火箭和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等新兴科技。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制订于
A.新中国建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
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初期
D.科技体制改革实行之后
2018-09-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3 .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2018-06-10更新 | 4955次组卷 | 8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种反差表明
A.国产电影粗制滥造脱离现实
B.香港电影艺术高雅贴近现实
C.“大跃进”运动全面深入人心
D.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2018-05-28更新 | 557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近年来,民族品牌361度异军突起,如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我国科技一度落后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③新中国成立仅20年,“两弹一星”就为我国科技的再度起飞奠定了基础
④“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转型”的科学发展观加快了我国科技和经济再度起飞的进程
A.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
A.学风淡化B.价值观扭曲
C.科学发展滞后D.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20年后重温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内涵仍丰富》。文中称:重温这一题词,深刻学习领会其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对文中“丰富内涵”的解读比较全面和准确的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8 .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两个高峰期,分别是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C.20世纪50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2018-01-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就任教育总长,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在蔡元培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在1920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北大还开办了不少平民学校和夜校等,努力服务于社会。

—张卫民《中国教育纪元的断代工程》

材料二院系调整的总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经过这次调整,到1957年,高等院校共有323种专业,其中工科183种,占56.7%。而文科、政法、财经各专业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1947年文、法、商科在校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47.6%,1952年降到22.5%,1957年又降到9.6%。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苏化”及其利弊分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对推动近代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我国调整高等教育的背景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国当今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启示?

2018-01-20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被停止和取消。这次院系调整(  )
A.为适应建国初的工业化需求B.为配合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建立了科学的高校专业体系D.推动了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