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1970年新华社电:“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这一成就是建国以来国家重视科技的结果B.新华社分析的原因客观、正确
C.“文革”时期我党的工作重心是发展科技D.此成就是中苏友好关系的结果
2 . 1949年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取代了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新的经典。1952年,国内的大学也按照苏联的大学模式重新进行了院系调整,理工科比例迅速上升。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
A.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经验B.为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服务
C.背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D.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邓小平指出,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其鼓舞下,科学文艺工作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文艺再次欣欣向荣。“又一个春天”的表现不包括
A.出现了《五朵金花》《青春之歌》等优秀作品
B.小说、戏剧、诗歌等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C.出现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优秀作品
D.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文艺流派争相引领风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班同学开展探究性学习,其中一组同学负责“建国以来中国航天技术重大成果”,以下成就可以选用的是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④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 1956年,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如雨后春笋,占据了故事片创作的主要领域,与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形成鼎立之势。同时出现了揭露官僚主义现象等现实阴暗面的讽刺喜剧片。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B.苏联的帮助和支持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D.“双百”方针的提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习班”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赴欧美和日本的高等院校留学,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社会发展渴求专业人才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D.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
7 .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并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先进精神。下列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的红色精神是
A.井冈山精神B.延安精神C.铁人精神D.载人航天精神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6年中国高等教育工科学生仅为18.9%,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文盲率又高达80%,这一状况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的教育纲领已经确定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是为工农服务的,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的。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以“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指出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1952年中国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政府创办了许多工农速成中学和与之相匹配的大学预科,使扫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其专业,增设专科院校。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高等学校先后聘请苏联专家共861人,担任顾问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组织高校教师译出以工科为主的苏联教学大纲700种,分发各校应用。

——摘编自苏渭昌《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8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2020-01-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79年,邓小平在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这意味着
A.“百花齐放”方针的确立B.文艺界率先开始对外开放
C.文艺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D.文艺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
2020-01-10更新 | 82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邓小平旨在
A.力图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D.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