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1950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1956年,“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被列入高校必修课。上述调整旨在(     
A.推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B.落实“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C.明确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方针D.指导高校建立完善学科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赞道:“太空之旅没有国界,‘神舟五号’飞船的升空是全人类迈向太空的一步。”这一言论(     
A.暗示对美苏争夺太空的不满B.肯定了中国太空探索的领先
C.规划了人类航天飞行的蓝图D.表达了和平利用太空的愿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0年,顾诵芬出生于苏州,父亲是国学大师,母亲是知识女性。5岁时,随父迁居北平。7岁那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飞机呼啸飞过北平,他与邻居四散奔逃。就此,学航空以报国的信念根植心中。1947年,入读上海交大航空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系统。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成立,他成为核心成员。为设计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他去图书馆苦苦搜集材料,艰难钻研学习,又顶着严寒反复实验,最终完成这架最大时速850千米飞机的全部气动参数设定。之后,完成首型初级教练机的气动布局设计。他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沿用。1964年,主持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战斗机——歼8项目,被称为“歼8之父”。作为两院院士,他带领的团队成长出一位科学院院士、三位工程院院士、两位型号总指挥、众多型号总设计师,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事业传承壮大!

——摘编自杨舒《顾诵芬:咏之骏烈,诵之清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顾诵芬在航空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诵芬在航空工业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2-08-18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4 . 1958年,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还有那个原子弹,听说就这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这反映出当时(     
A.国防建设受到“左”倾错误影响
B.中苏关系恶化倒逼中国科技发展
C.发展核技术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
D.人民群众对科技进步的迫切愿望
5 . 如图为1959年某画家创作的《课本随身带,抓空学起来》,画中一个年轻姑娘正在细心的教着农村社员大妈学习。这一作品(     
A.展现了“上山下乡”运动B.宣传了“半工半读”制度
C.提高了劳动女性社会地位D.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6 . 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着手审读、修改、新编、发行统一的中小学教科书,在思想、内容、编写体例、课程策略、学科性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些举措(     
A.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践行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
C.促进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
D.有利于贯彻新中国的国家意志
7 . 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组建了相应的研究协作组,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一般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增产5%~10%,且米质一般都较好。这体现了
A.国家作为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优势B.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C.中国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D.农业发展模式出现了根本性变革
8 . 如图是画家陆俨少1956年创作的中国画《教妈妈识字》(局部图),描绘了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正在教妈妈识字的场景。下列与该作品相关的重要文件是
A.《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B.《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022-05-23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发展教育。西周时期就有“学在官府”之说,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中央官学之外,还有自汉朝开始设立的地方官学。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垫、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款育的重要形式,宋代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均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官学与私学的发展为科举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摘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美国大力支持私立学校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发展公办教育。1852年,美国颁布普及义务教育法。南北战争前,27个州中已有25个州设立了州立大学。南北战争后,各州普遍开办了公立中学。中高等教育中普遍去掉了神学内容,而增设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科目。从1870年至1890年美国普及教育经费增加了120%以上。1862年,奕䜣持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外语学校——京师同文馆。此后洋务派还创办了天津电报学堂、福州船政学堂等新式学校。与此同时,中国留学教育也得到发展。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120名学生赴美留学。

——摘编自刘祚昌等《世界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接管了教会学校、各级各类学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20世纪50年代,国家还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摘编自王绘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中美教育政策存在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1977年到1982年我国高考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表。由此可见
年份报考人数(万)高校录取人数(万)录取比例
年份报考人数(万)高校录取人数(万)录取比例
1977年57027.34.80%1980年333288.41%
1978年61040.26.60% 1981年2592810.81%
1979年468.528.46.06%1982 年1873217.11%
A.“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B.高等教育逐渐与改革开放相适应
C.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D.思想解放推动高等教育良性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