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3 道试题
1 . 某幅美术作品与照相机在闪光灯的作用下抓拍出的效果很相似,作品中歌手的黑色手套、毛领与白色的皮肤、粉色的衣服形成强烈的对比,人体动态和面部表情固定在一个瞬间,仿佛能够感受到呼吸的突然停滞,边角处物象比较模糊。这幅美术作品的流派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画派D.现代主义
2022-05-28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汇编—专题1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世纪中后期,英、法、俄三国的文学主流都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和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熔铸在完整有机的情节结构中,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深度。这里的“文学主流”指的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3 . 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具有描写性、叙事性,可以表达某种诗意的管弦乐曲。交响诗由李斯特首创,他认为交响乐只有与诗相结合才能表现出各种乐器的特点,从而增强音乐表现力。这里描述的音乐流派是(       
A.浪漫主义B.民族乐派C.印象主义D.现代音乐
2022-05-25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1讲近代以来科技发展与文艺繁荣(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4 . 图1水塘边的一间小屋被深夜的阴影重重包围,仅有路灯和个别的室内还透着昏黄的灯光,感觉夜已至深,万籁俱寂。可是屋顶上空却是蓝天白云的白昼。该作品

《光之帝国》马格利特(1953)
A.捕捉了自然界光与色的瞬间B.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C.揭露了虚伪黑暗的社会现实D.烘托了向往光明的浪漫情怀
2022-05-20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1讲近代以来科技发展与文艺繁荣(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电影《罗马11时》以战后意大利社会状况为创作背景,内容为某公司发布一则招聘一名打字员的广告,不料清早就有数百名妇女挤在楼梯和大街上排队应考,结果楼梯倒塌,酿成惨剧。据此可知该电影
A.具有现实主义的典型特点B.反映了经济大萧条的惨景
C.突出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D.借鉴了荒诞派文学的风格
6 . 1929年,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所著的《蟹工船》问世。该作品真实描写了工人们不堪折磨,逐渐觉醒和团结起来开展罢工斗争的场景。斗争失败后的工人们彻底觉醒,发出了“我们再来一次!再来一次!……直到把一切剥削全部铲除为止!”的怒吼。该作品(       
A.反映了经济危机的冲击B.展现了革命的时代精神
C.弘扬了人道主义的理想D.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
2022-04-27更新 | 442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5专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20世纪初—1945年)(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梵高后期的作品不同于之前的印象派和点彩派,他并不追求客观事物表象的再现,而是通过视觉艺术表达作品内在的情感意图,《加歇医生像》(如图)就是其后期的代表作。从这一方面来看,他可以被看作是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驱。这一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大战导致心灵创伤B.梵高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
C.社会发展推动艺术创新D.悲观失望情绪的艺术诉求
2022-04-27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5专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20世纪初—1945年)(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29年,雨果创作了戏剧《欧那尼》。该剧描写了16世纪西班牙大盗欧那尼反抗国王,为父报仇、追求爱情的悲剧故事。1830年初该剧首场演出后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一百场,使得法国城乡掀起了一股“欧那尼热”。据此可推知,该剧(       
A.反映了客观社会现实B.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C.凸显了理性主义原则D.继承了传统的艺术风格
9 . 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期,在欧洲革命和改革的洪流中,浪漫主义文学出现高峰;在工业革命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的过程中,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获得重大发展。这表明文学
A.是欧美革命的产物B.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C.不受主观意志影响D.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022-04-17更新 | 31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21讲近代以来科技发展与文艺繁荣(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美国作家德莱塞在创作中大量借鉴新闻素材,选取案例为创作蓝本,对美国工业化进程中那股非道德的内在能量进行了戏剧性的描述,为美国文学和新闻缺失的部分点亮了一盏灯。他试图帮助美国人用新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并承担起新闻工作者和作家的社会责任。德莱塞的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民族主义D.现代主义
2022-04-16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10 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工业革命至十月革命前夕-【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