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3 道试题
1 . 文化凝练历史,历史承载文化,文化的发展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大胆的将逻辑运用于人情世故。这些哲学家被称为“诡辩派”,以教育年轻人参与公共生活为己任。在像雅典这样的民主城邦里,他们教授学生公共演讲辩论之术。诡辩派人士认为,真理无关紧要,因为词语就是说服别人的工具而已。政治家口中的真理、正义和其他道德标准不过就是为了达到一己目的,取悦老百姓的工具。

——摘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文明启示录》

材料二   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中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是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的,并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材料三   人们常说“艺术大众化”,但再也没有像“摇滚乐”那么真正大众化的艺术了。摇与滚的音乐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迅速传遍欧美,渐渐风靡全球,博得全世界年轻人的欢心……50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有力地推动了电子音乐的发展。作曲家和演奏家开始借助电子音响设备创作与演奏音乐……在西方流行过的各种音乐仍然存在,还不断出现种种新型的音乐。

——庄锡昌主编《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诡辩派”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概述其兴起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使贵族社会“重整旗鼓”的历史事件。19世纪中期,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请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音乐发展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文化发展的规律。
2022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认为自然比学者具有更高的智慧,他在诗中写道:春日里树木的脉搏比人类教给我们更多比传奇故事更能说明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善良这种文学艺术
A.吸取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精神B.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迷茫和困惑
C.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D.对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性王国很失望
2022-04-11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3 . “他的绘画艺术不再是对自然的真实再现,而是疯狂地追求表现画家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情感。在他的画笔下,色彩从绘画体系中的从属地位逐渐走向了能够表现情感的独立元素,绘画的透视法则被平面夸张的造型所取代。”下列和他艺术风格最相似的美术作品是
A.《日出·印象》B.《自由引导人民》C.《拾穗者》D.《旋转木马》
2022-04-10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10 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工业革命至十月革命前夕-【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4 . 论及某艺术风格,有学者用“以现实为非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等话语加以定义。下列各项中,与这位学者所述艺术风格相符的是
①在拜伦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
②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表达了对乡村的热爱
③《人间喜剧》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
④《自由引导人民》宣告新一轮浪漫主义的到来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2-04-09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11 社会主义的实践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十月革命至二战-【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某文学流派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生活,把神奇、怪诞的人物、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现实人物和情节中,使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一种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合的现代神话。下列文学作品属于该流派的是
A.《雾都孤儿》B.《日戈瓦医生》
C.《百年孤独》D.《寂静的春天》
2022-04-04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5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85年,德国小说家聚斯金德的《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引起轰动。作者以18世纪的法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奇幻的故事,主人公不断作恶只是为了制作梦寐以求的香水,以实现其艺术理想。该小说
A.凸显了对于真理的执著追求B.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行径
C.回归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D.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反理性特征
2022-04-02更新 | 278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全国卷35题 二战后的世界发展与演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文化现象
人物主张
威廉·狄尔泰高举“精神科学”旗帜,重视历史研究中人的潜在意识和非理性力量。
马克斯·韦伯通过“理解”影响人行为的意图、动机、情感、意志等来把握社会。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人的意志而不是理性。
尼采提出“上帝”死了、“超人哲学”,认为人要依靠自己的意志来战胜一切。

由此可知,当时德国
A.经济危机持续加深B.资产阶级不满政府统治
C.现代主义文学流行D.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重重
2022-03-31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全国卷33题 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黑人族群的爵士音乐在美国主流社会得到推广,被赋予"即兴、自由、个性"等特点,并被宣传为"这些也是美国精神的象征";与此同时,标榜"爱与和平"的嬉皮士摇滚音乐则在白人青年中掀起狂热。这些史实反映了当时美国
A.大众艺术得到上层社会认可B.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严重
C.不同阶层艺术审美差异巨大D.政治形态影响社会价值取向
2022-03-26更新 | 485次组卷 | 6卷引用:二轮拔高卷5-【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9 . 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作品主要描述后殖民时代非洲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的作品
A.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B.体现了人们对理性主义的反思
C.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D.反映了西方社会的迷茫和焦虑
2022-03-25更新 | 763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16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二战后,美国军方为好莱坞制作电影提供军事基地、武器设备,甚至提供技术指导和群众演员。美国电影史学家劳伦斯·休德所列不完整的清单显示,从1949年到1969年期间,美国国防部协助好莱坞拍摄的电影不少于226部。美国军方此举旨在
A.消耗过剩的军事物资B.提高军事类电影制作水平
C.丰富战后的文化生活D.使电影符合意识形态要求
2022-03-24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二轮拔高卷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