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最有可能符合下图漫画《一锅好汤》中左侧人物的思想和主张的是
A.“民贵君轻”B.“天人感应”
C.“存天理,灭人欲”D.“发明本心”
2019-12-0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文科实验,体艺班)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二人的思想在哪个方面存在明显矛盾之处?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3)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可能是谁的观点?其代表作品有哪些?他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2019-01-30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
B.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
C.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思想
D.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进行教学的场所)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间尽短,又岂可乎?
——   李贽《焚书》
材料四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 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人物B和人物C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或措施?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4)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一切“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
2013-11-25更新 | 7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画中的孝子系列图频繁出现于不同载体与场所,而图中的人物和故事多不见于汉代史传;少数见于两汉史籍者,图像与文献往往并不吻合。它们很可能由民间口耳相传、增枝添叶而成。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封建纲常受社会推崇B.“孝”成为选官标准
C.官吏对儒学关注欠缺D.儒学正统地位引质疑
2021-09-03更新 | 1305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6 . 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B.程朱理学的创立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7 . 汉代画像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下图所示。这表明汉代
A.外儒内法得到推行
B.儒家学说影响广泛
C.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的官方化
2019-05-10更新 | 51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零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年轻一代成长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则取决于所受的教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私学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材料三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材料四

“文革”后第一次高考的考场图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孔子创办私学的重大贡献。分析当时“矮化”孔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70-80年代,邓小平为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复兴作了哪些努力?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图一五经书影图二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一中所指“五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综合分析材料二中两幅图所反映出的汉代教育的历史信息。
(4)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关系?
2016-11-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八一中学高二10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