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徽州家谱、方志和文人笔记等文献对徽商经营中的各种义行及致富后如何报效家族、乡里和国家多有记载。各类“儒行”“义举”成为徽州民间评判商人德行的一个重要指标。该现象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正统性B.体现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C.背离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2 . 根据《朱子语类》记载,朱熹的弟子对他说.自汉唐以来,惟本朝的臣子最难做事,士人往往议论多而成就功名少。朱点则回答,议论多的现象是宋仁宗以后出现的,太祖皇帝时大家最多议论下要执行的事务,并没有许多“闲言语”,大家只不过“日日著实做”。据此可知
A.宋代舆论环境较为宽松B.理学家注重笃实的学风
C.宋代君主专制大为加强D.朱熹强调士人的使命感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城隍与传统文化

材料一   从先秦城隍的源起看,城隍本是作为自然神来崇拜的。从汉代开始,人们将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化为城隍神。各地城隍庙崇奉的神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实体,多是正人直臣或造福地方百姓的忠烈义士在死后被追尊为城隍神。唐代开始,城隍崇拜得到普及。入宋以后,朝廷对祠神赐封的制度逐渐完善,城隍崇拜被正式地纳入国家祀典。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使民众主体意识增强,宋代树立的城隍神带有强烈的人格化色彩。人们的城隍崇拜已经糅合了诸如善恶报应、礼仪道德等思想观念。

材料二   自明代朱元璋确定了城隍的地位后,城隍崇拜在明清时期就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更强烈的政治色彩。明清时期将祭祀神祇与官员治理地方结合起来,《明史·职官志四》记载:“布政史掌一省之政……祀典神祇,谨其时祀”。明清时期,人们赋予城隍神的职能涵盖了民众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城隍神由最初守护城池的单一功能,演变为负责整个城市的秩序平安、水旱吉凶和冥间司法等事务。民众赋予城隍神最大的权限,上到国家的政治稳定,自然中的风雨雷电,下到百姓的升官发财,民间婚姻求子,城隍神无所不管。

——摘编自邢薇薇《郑州文庙、城隍庙所存碑刻资料整理与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城隍崇拜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演变趋势产生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道于老师孔子。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这一思想,理学家程颢曾经指出:“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恕”道
A.主要是维护等级制度B.充分体现了对人的束缚
C.有利于和谐社会形成D.得到民众普遍自觉遵守
2021-05-07更新 | 287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杭州市肆名家,有名者如……惠民坊熟药局,市西坊和济惠民药局,官巷前仁爱堂熟药铺,修义坊三不欺药铺。该记载反映宋代
A.儒学推动医药行业发展B.广告效益得到民众认可
C.商业活动时空限制解除D.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二程遗书》中记载:“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这体现了
A.理是万物的本原B.知行合一的主张
C.工商皆本的观念D.经世致用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宋宁宗即位初科举取士“稍涉义理者悉皆黜落”,后期却追谥朱熹曰“文”,周敦颐曰“元”,程顥曰“纯”,程颐曰“正”,张载曰“明”。这一变化说明,宋宁宗后期
A.理学迎合了统治需要B.科举制逐步走向噩化
C.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D.理学有重大理论创新
19-20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史记》记载:因为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被迫逃到吴国,后引吴军攻破楚国而复仇。宋代以后,批判伍子胥不忠的观点愈演愈烈。这是主要因为
A.血缘宗法观念的削弱B.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C.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朝廷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
A.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
C.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D.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
2020-10-01更新 | 63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唐山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10 . 如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佛教
记述出处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唐代慧能《坛经》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A.冲击了儒学地位
B.日趋世俗化
C.受到理学的批判
D.呈现中国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