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每个时代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从春秋末期到西汉王朝。在此期间,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变,土地所有权从国君和贵族手中滑出,重新分配。新兴的地主阶级,向世袭的贵族阶级挑战……一个人的权力,决定于他的思想和能力,不完全决定于他的祖先成分……中国所有的古哲学思想和文化创造,在这个时代纷纷出现,使华夏人的思想学术进入空前辉煌时代。”


(1)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个“黄金时代”的社会巨变有哪些?

材料二   1894—1911年,我国共修建铁路约94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国有铁路仅占20%左右。列强按照各自的需要设计和修建铁路,标准不一,造成了中国铁路的混乱和落后局面。1912年,袁世凯宣布“统一路政”,把各省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用以抵借外债,列强夺得的路权达13000多公里。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执政以后,以官僚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合资”的方式修建铁路,共修建铁路约15000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计划地发展铁路。到1978年,铁路营业里程达49940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1982年,我国政府指出“铁路运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到198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52119公里。


(2)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铁路所有权”和“铁路发展速度”两个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解读铁路在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向欧洲提供了一笔数字空前庞大的美元,并鼓励欧洲提出一个统一的复苏计划。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同一年,美国通过新的贸易法,要求保护美国的国内市场,这表明美国在相当程度上承认欧共体与美国的经济地位趋于平等。


(3)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对欧洲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0-05-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

——摘编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材料二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过,他坚持统治者拥有统治权力的同时,还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并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的“外部条件”和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孔子的政治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及实践的成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古代关于诸子百家起源分类的两种学说。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学说出处内容简介
“六经”说《庄子·天下》诸子百家虽各有短长,但“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即诸子百家的要旨都是由“六经”演变出来的
“王官”说《汉书·艺文志》王官掌管“六经”。儒家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吏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杂家出于议官,农家出于农稷之官……

A.“王官”说与“六经”说具有相通之处
B.两种学说都揭示了诸子学说真谛
C.诸子思想在融合中逐步发展与完善
D.诸子学说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是条长江大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潮流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经历两次大转型,从封建转变到帝制,从帝制转变到民治。“第一次大转型”自公元前4世纪中叶开始,前后"转"了二三百年之久才安定下来!政治社会的转型是一转百转的。自此这一模式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一成不变的延续了两千多年。到鸦片战争期间这一模式逐渐维持不下去了在西方文明的挑战下,我们传统制度被迫作有史以来“第二次政治社会制度的大转型”。

——摘编自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解读材料,选择其中一个转型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围绕观点,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描述了四家思想流派的起源状况如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产生环境特殊,流传时间最为久远
B.墨家受儒家影响巨大,同样拥护宗法伦理
C.法家异地而同心,与当时社会现实最适应
D.商朝旧贵族被封楚地,道家有殷商遗民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