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文化整合”是文化变为整体的或完全的过程。秦汉时期,国家统一,使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加强;而整合后的一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反过来增进政治一统。秦汉400余年间,这二者互相推助,形成互补机制,并惠及此后2000年的中国历史。以下不属于古代文化整合的是(     
A.“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三教合流”
2 . 以下内容出自战国秦简《为吏之道》。这反映了(     
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严刚毋暴……宽容忠信,和平毋怨……慈下勿陵,敬上勿犯,听谏勿塞。……君鬼臣忠,父慈子孝,政之本也。
A.官员个人素质的提升B.儒学统治地位的巩固
C.秦国治国理念的转变D.不同政治思想的融合
3 . 战国时期,诸多思想家留下了诸如“定于一”“一匡天下”“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一则治,异则乱”等论述。这反映了当时(     
A.思想领域神秘色彩浓厚B.人们渴望统一的愿景
C.地理学取得了重大成就D.统一成为各诸侯共识
4 .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下表为诸子的部分政见,据此可知,诸子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
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管子。霸言》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庄子·天下》
隆一而治,二而乱《荀子·致士》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
A.主张君权至上B.倡导家国一体C.推崇权力一元D.强调政治伦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不仅对各家学派“兼而礼之”,不主一家,还鼓励和支持各家之间的相互论战。这
A.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B.加强了各国君主的交流
C.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下移D.导致了社会思想的混乱
6 . 如表是不同史籍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现象的记述(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出处记述
《诗经秦风无衣》“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
《淮南子主术训》“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
《汉书地理志》“(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A.尚武思潮开始萌发B.时代风尚奋疾勇进
C.国家统治崇法抑儒D.社会风气开放多元
2021-09-08更新 | 33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