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
A.重建政治秩序B.变革政治制度
C.发扬民本思想D.构建官僚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2020-08-29更新 | 1324次组卷 | 12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3 . 读下图,以下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生产关系开始调整B.土地私有制开始瓦解
C.官僚政治已经形成D.郡县制在全国实行
4 . 有学者指出:诸子形同水火,各执一端,以极端化方式,最大限度地深化了一家之言,“深刻的片面”超越“平庸的全面”。各种片面学说,总体又形成“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在“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华的基调。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集权政治加强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社会变革转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诸家不约面同地都提出尚贤的主张。孔子“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商鞅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凡明君之治也,任其力不任其德”“官爵必以其力”的原则,墨子提出“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A.分封制度趋于崩溃
B.儒学与墨学的融合
C.社会转型发展需求
D.中央集权渴求人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B.具有相似的政治诉求
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
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
2017-05-17更新 | 33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二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期初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