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将“天志”(天的愿望)作为治理国家的“法仪”。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他说∶“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这表明(     
A.儒墨两家思想相互交融B.神化君权成为社会共识
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某学者说:墨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义”,群体的公义要有“兼爱”为支撑的基础,人彼此相爱,没有偏差,才能使集体的爱成为社会公义的基础。这说明
A.共同富裕思想已经产生B.该学说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C.集体主义思想大行其道D.墨家关注平民群体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对于战争的看法,孟子提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墨子认为“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由此可知两者
A.对战争持反对的态度B.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
C.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D.继承和发展仁的思想
2022-01-12更新 | 827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子以广大劳动人民为出发点,提出了许多著名的论断。他提出男人当“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妇女须“夙兴夜寐,强乎纺绩织”。他还主张“非攻”,因为战争必将导致“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会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此外,他还提出“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的论断。

——摘编自罗军伟《论墨子的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1918111516日,北京大学在天安门前举行演讲大会,庆祝协约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参加大会的有三万余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主持了会议并两次演讲。在16日的演讲中,他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他说:“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呵!”“我说的劳工,不但是金工、木工等等,凡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是脑力,都是劳工。所以农是种植的工,商是转运的工,学校职员、著述家、发明家,是教育的工,我们都是劳工。我们要自己认识劳工的价值。劳工神圣!”—

——摘编自田守雷《中国主流劳动价值观变迁研究》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墨子与蔡元培的劳动观。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劳动观提出的背景并说明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B.道家、墨家
C.道家、儒家D.儒家、法家
2021-05-08更新 | 230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思想的传播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下面是战国时期两位思想家的言论摘录:“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材料三 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对秦.(西)汉时期的治国理念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谁?关于官员选拔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为了实现“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
2021-02-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强调节用,抨击君主、贵族的著侈浪费行为,并要求身体力行。该流派是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他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
2021-01-21更新 | 633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战国时期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同时倡导“节俭”“节用"的思想流派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墨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作为先秦“显学”的代表人物,墨子高举理智的明灯向人世作彻底的探照,为驱散社会中的黑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他能够洞察底层人民的基本需求,知晓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的心声。怀着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墨子承担起了传达众人呼声的使命。

——摘编自余真征《先秦儒墨专制主义比较研究》

材料二   秦汉之后,墨学式微,几成绝学。墨家“兼爱”的思想宗旨不符合宗法社会组织和官僚等级制度的内在要求,反而极易成为农民起义、均贫富的思想火种。其所代表的小生产者阶层始终不是古代社会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中先进的历史主体,其思想学术自然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导意识。

——摘编自李振纲《论墨学精神及“显学”式微的文化命运》

材料三   清末民初,墨学复兴思潮出现。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墨学的“尚同”思想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有相同之处,可以说,在帮助人们理解和接受西方民主思想及制度方面,墨学起到了辅助作用。墨学的“非命”思想与儒家的“命定论”相反,能够鼓励民众奋发自强,对西方进化论的传播和挽救危难中的中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李银屏《清末民初墨学复兴思潮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简析墨学成为先秦“显学”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中的黑暗”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墨学式微,儿成绝学”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分析清末民初墨学复兴产生的社会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思想史的角度,指出墨学的历史演进所反映的基本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