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墨子认为国家的职责是“一同国之义”。《道德经》记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反映了
A.儒墨的思想具有趋同的特点B.道家思想具有消极避世色彩
C.诸子主张均适应了时代潮流D.诸子思想差异源于时代变革
20-21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淮南子要略》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靡财而贫民,久服仿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据此可知
A.孔子崇尚节俭的思想影响深远B.家主张用夏政缓和社会矛盾
C.墨子对儒家丧观持批判态度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受到挫伤
2020-12-22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记载,楚惠王的使者穆贺当面抨击墨子的学说是“贱人之所为”;荀子批评墨子的学说是“役夫之道”。这说明,墨子的学说
A.反映了平民阶层的要求B.抑制了统治阶级的暴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阻碍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战国时期,墨家思想曾成为显赫一时的显学。《荀子.成相》中记载“礼乐息灭,圣人隐伏,墨术行”。然而随着战国时代的终结墨家学说日益走向衰落。这主要是由于
A.社会转型对文化环境的影响B.法家学说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家取代了墨家的显学地位D.墨家学说缺乏理论体系的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淮南子》记载,“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即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之论”。该记载认为儒、墨两家
A.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B.把六艺看作先圣之术的精华
C.主张维护礼乐制度
D.要求地主阶级重视先圣修养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30次组卷 | 7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后汉书·王符列传》记载:王符在谈到东汉厚葬的奢侈风气时说,“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边远下土,亦竞相仿效。”东汉厚葬风气与下列哪一思想家的主张截然相反
A.老子B.孟子C.韩非D.墨子
2017-08-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上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期期末练习试题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墨子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它没有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兼爱”主张得民众的支持
B.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C.“非攻”主张适应了当时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需要
D.私人办学在不断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