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庄子主张“道通为一”;韩非子提出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这些主张(     
A.表明了封建制度已经建立B.体现出大一统的发展趋势
C.说明中央集权制全面确立D.反映了百家思想发展趋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墨子》中指出:“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表明其主张(     

A.提倡节俭B.兼爱非攻C.尚贤任能D.重视实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墨子在《法仪》中提出“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叫以为治法。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墨子的这一主张( )
A.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B.旨在维护君主专制秩序
C.突出法的客观公正性D.强调天命主宰人们行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周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
A.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
B.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C.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
D.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
2022-05-02更新 | 398次组卷 | 48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有同学制作了如下表格,若要将其补充完整,正确的是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儒家孔子
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A.①“仁政”;②庄子;③“相生相胜”;④“礼法并用”
B.①“仁政”;②老子;③“相生相胜”;④“依法治国”
C.①“仁”;②老子;③“兼爱”“非攻”;④“以法治国”
D.①“仁”;②庄子;③“兼爱”“非攻”;④“礼法并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礼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A.文化取向的迥异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D.生活态度的差异
2021-07-08更新 | 9238次组卷 | 77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是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部分)。关于这些思想家及其主张正确的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
墨子主张“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韩非子认为“道无双,故日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客”
A.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B.都表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C.都有期盼国家统一的理念体现D.具有强烈的“民本主义”色彩
2021-06-08更新 | 535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18年8月16日,我国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这意味着中国将在世界上率先实现量子通信。“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命名反映了
A.墨家是战国时期的“显学”B.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以实验为主
C.中国早在战国已掌握量子技术D.墨家思想中蕴含着科学探索精神
2021-02-20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嘛。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儒墨法道B.道儒墨法C.儒法墨道D.道墨法儒
2020-12-21更新 | 258次组卷 | 68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霸天下”;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荀子主张“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墨子主张“一同天下"。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反映了当时
A.对稳定秩序的追求B.对严刑峻法的认可
C.对民本主张的渴望D.对兼爱非攻的赞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