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性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朝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请回答: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根源。
(2)指出导致清朝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主要原因。
2 .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C.“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D.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2020-07-23更新 | 17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3 .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孔子提倡“仁”与“礼”,孟子提倡“仁政”,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据此可知,先秦诸子均
A.重视道德的作用B.批判商周政治制度
C.具有改革的精神D.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针对战国时期“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的现象,墨家学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A.无为而治B.以德治民C.兼爱非攻D.严刑峻法
2020-02-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墨子在《非乐》一文中指出“(王公大人)厚敛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竿、笙之声”是“夺民衣食之财”的行为,这与儒家崇尚礼乐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
A.墨子主张节用B.墨子反对奢靡享乐
C.墨子主张兼爱D.儒墨思想根本对立
2020-01-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质量检测(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39年4月,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的生产运动总结大会上高度赞扬了墨子,认为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圣人。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墨子的
A.兼爱思想
B.非攻思想
C.尚贤思想
D.尚力思想
2020-01-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

材料二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
2019-12-04更新 | 621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国际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墨子在《非命》篇中,反对儒家所宣称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论,否认天命对人事的支配和影响,认为真正能够决定国家命运或个人命运的,是主观的“力”。这一主张
A.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潮流B.得到了当时各国国君的推崇
C.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D.反映了社会底层民众的愿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囗口,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空格中的内容应是
A.齐物
B.兼爱
C.非攻
D.尚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