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汉景帝采纳谋臣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国势力。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七国之乱”震惊朝廷。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卷53《中山靖王传》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汉初分封诸侯王给西汉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针对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4)综合上述分析,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深受汉武帝赏识的原因。
2019-01-2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铁路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而同时期的古希腊也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在基督教作为罗马帝国国教时代,特别是4世纪末,皇帝狄奥多西登位之后,信奉异端成为应受国家制裁的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少数持不同宗教观点的人被当作国贼加以剪除。

—摘编自《基督教的大事记》

材料三

“人生而自由,然而他自此处处背负着锁链。……人,一旦明白事理,就是自主的;对自身的生存手段,他拥有唯一的决断,他因此成为自己的主人。”

—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规定的实质,并列举古代中国历史上两项与之类似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018-09-2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董仲舒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中关于儒家思想地位的观点。
2019-04-14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
材料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教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概括材料关于儒家思想地位的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