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武威出土竹简记载,汉宣帝时期颁布法令“年七十以上,授王杖,比六百石”,“高年授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逆不道”。这反映了西汉时期
A.“以孝治天下”的理念B.建立了完善的养老体系
C.人口增长使老龄化严重D.强调对地方控制和管理
2022-03-20更新 | 22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三模历史试题
2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代将儒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主导,这一变革肯定了“以教为本”,否定了“以法为本”,强调文化教育是“为政之首”,有着不宜忽视的积极意义。北宋中期,儒家知识分子鉴前代士人之失,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他们“毅然以天下是非为己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世风与时局的趋向。

——根据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编写

材料二   儒家精神同样表现在古代中国的城镇规划和建筑中,如城镇布局、宫殿坛庙、园林景观、一般居室,有着两个典型特点:①以颐和园后山后湖景区为例,他们有着强烈的政治含义,通过“写仿”手法汇聚各地建筑模样形成多文化景观复合体呈现帝国气象。②以平遥和皖南古民居为例,他们有着强烈的文化功能,呈现出“天人合一”,追求人道与天道在伦理道德上的一致性。这两个特点,且越到后期越明显。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


(1)根据材料一,简述儒学在汉代和宋代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将儒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主导”的“变革”带来的积极意义。
(2)阅读材料二,您选择哪一种认识?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021-10-1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方向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读史阅世,提升历史学科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谈教育者,不可不知孔子。其收徒讲学,传承礼乐文化,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影响至深且远。汉兴,选用儒学之士,设立太学,由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据《中国政治史大纲》《历史·选修》整理

材料二   关于科举制,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

①往流行的看法认为,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新精神。

②20世纪末叶,一些学者发现以前对科举制的看法,过于简单化。放在古代的历史上考察,它打破了社会、阶级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使平民子弟通过苦读,也有可能成为状元、榜眼、探花。仪凭这一点,都应该为它谱上一曲赞歌。

——选自李伯重《八股之外》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收徒讲学”与西汉“设立太学”办学性质的不同,概括孔子的教育目标。
(2)在历史的变迁中,科举制留下深刻的烙印。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4 .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充分重视教育的作用。
(1)被后人尊称为“至圣”的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重要贡献?
(2)汉武帝时,兴办的官立最高学府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
(3)近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在封建教育体制方面有何突破?
(4)20世纪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白话文作品大量进入语文教材,这种现象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时期语文教材所渗透的主流政治思想是什么?
(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到“……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试举两例说明这一决定的实施情况。
2020-05-0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必修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主张与董仲舒相匹配的是
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存天理,灭人欲”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天下为主,君为客
6 .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格物致知”的修养论D.“大一统”的思想
8 . 孔子“镜像”

材料一 《史记》成书于公元前91年,其中的“孔子世家”有这样一段内容:

太史公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材料二 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武帝之孙)墓出土的陪葬品中有一面青铜衣镜,镜框木质背板绘有孔子图像,并配有题记: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殁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至于今不绝,学者宗之。自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胃(谓)至圣矣!


(1)分别指出《史记》与“孔子衣镜”的史料类型。
(2)对比分析《史记》与衣镜题记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说明。
2020-01-25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高三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抽样测试(二)历史试题
9 . 《春秋繁露》记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这一言论体现了董仲舒
A.民贵君轻的思想B.无为而治的主张
C.君权神授的思想D.重本抑末的主张
2020-01-08更新 | 539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2020年高三1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思想文化的演进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成都西汉文翁室授经讲学图

武帝治下,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而武帝却往往被指责为具有法家之风。武帝认为任用饱读儒家经典之士有利于君主,因为他们自律、利他、识礼、循规,而且忠于上司。因此,他建立了一种用儒家经典培养未来官吏的国家教育体系,建太学,聘用博士讲授五经(《易》《书》《诗经》《礼》和《春秋》)。

——(美)伊佩霞 《剑桥插图中国史》


(1)依据材料说明西汉“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十日谈》

《社会契约论》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伏尔泰

牛顿

但丁

柏拉图

彼特拉克

孟德斯鸠

《物种起源》

《理想国》

苏格拉底


(2)阅读上表,从“西方思想文化进步”的某个角度,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示例:

主题: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复苏

关键词:但丁、彼特拉克、《十日谈》

添加的关键词:达·芬奇

据统计,五四时期在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译文。这样集中地介绍国外的一种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是罕见……在北京,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在上海,陈独秀等于1920年5月发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3)依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中国思想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所学说明其历史影响。
2019-12-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19年高三春季会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