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0 道试题
1 . 从儒家“本体论”的角度,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朱熹强调“正君心”,二者都
① 站在维护君主统治的立场                       ② 强调君主应与上天意志合拍
③ 有利于限制约束君主作为                       ④ 否定了先秦儒家的基本宗旨
A.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
2021-06-0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太宗令颜师古撰写《五经定本》,作为官定的课本,颁行全国;又令孔颖达等人撰写《五经正义》,规定为科举应试的标准。这些举措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促进了官方教育的兴起
C.重建了儒家的信仰理论D.强化了儒学的政治功能
2021-06-02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春秋战国时出现的理论,是中国古代唯物哲学朴素的自发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它在秦汉时的一次重大的政治应用是
A.构建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王道政治理论
B.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C.确立古代相生相胜周而复始的历史理论
D.建立起了中国的哲学体系
4 . 《史记汲郑列传》载,汉武帝时直臣汲黯做东海太守时,“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即地方官助理)而任之。其治理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地方官员拥有官吏任免权B.儒家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C.道家思想仍发挥治国价值D.官民融洽已成政治常态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统计,汉高祖时期的诏书多涵盖封王、罢兵、求贤、大赦、定赋等内容;文、景二帝则增加了劝农、养老、和亲、除刑等内容;武帝时又出现了劝学、改元、击匈奴等内容;宣帝后,地震、日蚀等内容多次写入诏书。这表明西汉(     
A.社会经济得以不断发展B.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C.国家政权维持长期稳定D.皇权呈现集中趋势
6 . 武帝即位之初,上有祖宗之法羁绊,内有窦太后专权、功臣勋贵恃骄,外有诸侯割据、边患迭起,王国专擅,不从号令,任意杀害中央派驻官员。为此汉武帝率先(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推行以“推恩令”为开端的政治改革
C.削弱三公九卿的决策权力
D.以解决边患为抓手,树立皇帝权威
2021-05-30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新康国际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5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感念先帝(刘备)知遇之恩而出师北伐,希望能恢复汉室。并向刘禅推荐“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有问题要向他们“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还反复告诫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谏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B.儒家思想影响统治理念
C.反映了选官制度的缺陷D.体现出了相权威胁皇权
2021-05-28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西汉之初,私授儒学者即已常见,汉武帝之后,逐渐出现一些经学世家,这些家庭世代修习儒家经典,家族子弟世代仕宦,逐渐发展为豪强大族。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①民众的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②儒学成为进身入仕的阶梯
③中央集权促进了思想繁荣   ④豪强世家垄断了学术文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1-05-28更新 | 34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长沙马王堆汉墓(约为文帝时期)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篇年表,采用“秦一张楚”的纪年顺序,而司马迁的《史记》中也采用“秦楚之际”的纪年表述,但只把项羽列入帝王本纪,而把陈胜列入世家。东汉班固的《汉书》则将陈胜和项羽都统一编入列传之中。对此变迁的合理解释是
A.史家对秦末史实的考证不断接近真实
B.司马迁对农民起义军有着同情和认可
C.儒家思想的正统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
D.传统史学体例和编年方式逐渐规范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高帝(刘邦)以“孝治天下”,推重“孝道”;自惠帝始,西汉天子皆以“孝”为谥,如汉景帝谥为“孝景皇帝”;汉武帝时,以察举“孝”“廉”为进仕门径。这反映出当时
A.儒道思想开始走向融合B.治国理念继承了法家精神
C.政治统治借助血缘伦理D.察举制影响社会价值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