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认为:“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和说法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他们的“动机”是
A.树立皇帝的权威B.发展思想文化C.消灭异端学说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2021-10-11更新 | 358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
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
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
2021-05-07更新 | 262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B.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了新的发展与创新
C.董仲舒的学说有利于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D.董仲舒宣扬伦理纲常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4 . 有人指出,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得益于
A.设立中朝、加强皇权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察举、选拔官吏D.分设刺史、巡视监察
2020-01-22更新 | 274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8-19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据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是
A.天人感应
B.无为而治
C.知行合一
D.君权神授
6 . 下表是某学者对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的分析。由此可见,“独尊儒术”
序号原因分析
原来的宗法社会并没有被完全破坏,汉初的平民乐于使用昔日贵族的礼教制度。
汉完成统一之后,制定各种新制度,离不开儒家学者的帮助,在这方面,其他学派远不能与儒家相比。
儒家六艺兼容并包,儒家独尊后,其他学说仍可在六艺的大帽子下,改头换面,保持存在。
A.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
B.适应了贵族政治需要
C.使诸子百家实现了充分融合
D.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
2019-06-24更新 | 229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汉代以下,就集体而言,士大夫代表了社会力量,与君权之间既有合作又相互制衡的辩证关系。”此间,士大夫借以制衡君权的是
A.以三纲五常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观念
B.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
C.以选贤任能为支撑的官员选拔体制
D.以屈君伸天为内容的天人感应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