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没有一个有文化的民族会没有历史的,也没有一个有历史的民族会没有文化的。同时,也没有一段有文化的历史,而不是由一个民族所产生的。因此,没有历史,即证其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也不可能有历史。因为历史与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表现。所以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也不可能有民族之成立与存在。如是,我们可以说: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此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我们要把握这民族的生命,要把握这文化的生命,就得要在它的历史上去下功夫。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3-13更新 | 413次组卷 | 6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欧亚地区形成了一种类似俄罗斯套娃的秩序模式。最外层的“套娃”是俄美在全球层面进行的竞争和合作,第二层“套娃”是俄美在欧亚地区的互动以及该地区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分别与俄美两国所形成的互动关系,第三层“套娃”则是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在国家层面形成的关系模式。欧亚地区三个层次的“套娃”是相互影响的,俄美在第一层次的互动会传导和影响第二、第三个层次,反之亦然。


——摘编自《俄罗斯套娃模式》


根据材料及图示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理由充分、表达清晰。)
2022-03-11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三轮冲刺卷18-【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孔子周游列国希望实现其政治主张,但却被各国君主认为不切实际。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与时代变革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74次组卷 | 6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开学热身训练(历史)-卷0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急就篇》是西汉后期官方颁布的学童识字课本和常识课本,其中,“姓氏名字”部分记录了不少常见姓氏和名字。

20世纪,位于河西走廊的汉代居延要塞遗址先后出土三万余枚简麟,内容起自西汉中期,止于东汉中后期,统称居延汉简。

有学者发现,《居延汉简》所载人名与《急就篇)相合者约30个。这些汉简所载人物,有的籍属边郡,有的来自内地(如表所示)。

表:《居延汉简》与《急就篇》人名互证(部分)

《急就篇》《居延汉筒》所裁“姓+名”“职街+(姓)名”“籍贯+姓名”
宋延年京兆尹长安南卫张延年、河阳里张延年、“第五隧长”赵延年、沛鄢山苍县蔡里赵延年、田延年、吕延年
卫益寿卜益寿、李监寿
周干秋周千秋、朱千秋、傅千秋、蕭千秋
高辟兵霍辟兵、“尉史”辟兵
郝利亲冯利亲、卢利亲、丁利亲
冯汉强“甲集侯”汉强
景君明游君明、任君明
董奉德丁奉德、司马奉德
由广国“从史”广国、“守城尉”广国
曹富贵“宜昌侯”王富贵
减罢军“饼庭长”罢军、苏罢军
郭破胡丁破胡、“万世隧长”破胡、“甲渠侯”破胡
左地余胡地余、孙地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汉代人名”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11更新 | 52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系统复习资料(新教材适用)-专题02秦汉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代有一时代的学术,先秦诸子、两汉儒学及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都是该时代的代表思想或学术,而它们都有明显的特色和风格。至于各种学术思想,盛行原因虽有不同,但概括来说,又可找到两个共同点:首先,是思想内部的发展,即思想自身不断扩充和深化内涵的结果;其次,是社会辅助因素,每一种时代思想的发展,必须配合当时的社会因素。

——吕振基《中国史析论》


材料反映了学者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认识,请以某一时代的学术为例,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4-28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历史01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部分历史现象

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
国家统一、分裂割据
中央集衩、君主专制
外咸干政、宦官专权
盛世乱世、改朝换代
农民起义、民族融合
土地私有、小农经济
田庄经济、土地兼并
雇佣劳动、区域贸易
徭役赋税、海禁闭关
重农抑商、人口迁移
百家争鸣、思想统一
民本思想、仁政思想
天人感应、理学心学
唐诗宋词、书院建设
文化传播、文化交流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古代史》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请在任意三类历史现象中选取相互关联的2个现象,据此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关联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饱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先从三列中各选取一点。三点之间要有相互联系,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三点,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0-09-29更新 | 621次组卷 | 5卷引用:题型04示意图自拟论题类-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舍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

时期内容出处
战国时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公羊传》
秦汉及以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汉书·王吉传》
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四个特点: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因俗而治”白寿彝:《中国通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1-10更新 | 36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高三《新题速递·历史》1月第01期(考点01-07)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的自我保持是文化生存的必要条件。这种自我保持不可能在封闭的、非生命的方式中完成,而只有通过与范围不断扩大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环境进行新陈代谢,达到必要的文化补偿点,才能得以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是文化是在生命运动中不断通过自调节和被调节,完善发展自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文化流行的勃勃生机,开创文化的新生面。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信息,概括指出其关于文化发展方面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只需明确写出一种看法,阐释时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