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邦的儿子和孙子继承了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俭朴和仁慈作风。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年)时,他开始加强政府管制力度,对贸易和商人实行强制性政府管理,确立新税制,对盐、铁及粮食供应推行新的国家管制办法。最后这项措施后来叫做“和籴法”,即由政府在丰收年或在粮食富裕地区以低限价收购粮食,以避免歉收年出现饥荒。

整顿好帝国内部秩序,增加了政府岁入并提高了国力后,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开始实行野心勃勃的新征服计划。矛头首先指向位于东南部的福建和广东地区。那个时代北方的主要游牧民族是匈奴,汉朝将领曾抱怨说,匈奴“骑快马飞驰,他们胸中跳动着野兽的心”。但汉武帝还是在一系列战役中打败了他们,至少在一段时期内将他们赶出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区,然后在那些地区及沿丝绸之路安置中国驻军。

——摘编自【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国家主流意识发生的变化及加强经济“管制”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新征服”行动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使中国不同地区受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但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总之,中国辽阔的疆域,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延续性、独立性与保守性特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换句话说没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便不可能产生。

――摘编自刘婷《浅谈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特征形成”的影响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契约生活这一领域,官方主流文化习惯以“义利”关系来衡量人们实际契约生活中的具体交易行为。这种“重义轻利”观念的宣扬使得古代中国契约生活的道德性更为突出,在官方主流文化看来,契约的互惠性应该让位于契约的互助性,他们视契约为老百姓之间相互救助的重要手段。在儒家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双重“绑架”下,中国古代的契约制度缺少天然的商业属性,其被赋予了更多“救助”的责任。这就使得,如果“义字当头”,“利”就可以让位,甚至可以被忽略。而这种“义”需要到怎样的程度呢?似乎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而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这些传统美德则顺理成章地成为最理想的“借口”,于是白纸黑字契约在“良心”和“道德”面前变得一文不值,你若较真,别人还会倒打一耙。

——摘编自万珊珊《从中西方契约文化看当今社会契约精神缺失》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封建经济关系的崩溃、罗马教廷的衰落以及新教的出现、宗教信仰的多样化取代信仰的一致性、身份地位被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平等交往所取代,这一切变化导致非常重要的结果:一是个人主义的崛起,对个人的生命、安全、财产、自由等诸项权益的保护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二是民族国家的兴起,以前那种概念模糊的“神授”王权、“天赋”帝国被具体的、强大的国家统治权力所代替。近代最早完整地提出社会契约理论的是荷兰思想家格劳休斯,往后的斯宾诺莎以及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等,这些人推开上帝、离经叛道,明确反对君权神授,用理性主义代替神秘主义和愚民政策。他们都相继提出了各有独立见解的社会契约理论。在这些思想家那里,有的利用社会契约理论来为君主专制制度辩护,但更多的则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借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来论证主权在民、主权利民以及自由、平等的政治主张,来论证进步的民主思想。

——摘编自罗国亮《试析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由来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契约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对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在总结秦朝以“武功”“刑法”治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提出了“文武并用”的治国指导方针,成功地实现了由秦尚“武功”重“进取”的“革命”理论向汉代尚“文治”重“守成”的“建设”理论的转变,并把这两种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用仁义道德治国的“文治”,又用权威,暴力和刑罚治国的“武功”,把握“文成之道”的刚柔之术。汉代“文武并用”治国方略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教化,刑罚和制度结合起来,把礼乐制度对社会的稳定和“武功”对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利民,治吏,治财结合起来,把富民,富国,强兵结合起来。汉代这种治国方略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也为以后历代帝王治国方略提供了蓝本。

——摘编自刘太祥《“文武并用”:汉代治国方略的改革与创新》

根据材料,围绕“汉代治国方略的改革与创新”这一主题,提炼一个恰当的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儒学是在特定的时代气候之下,植根于前代文化的丰厚土壤而成长起来的。它既承担着前代文化传统传承接续的历史使命,也必须回答当时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春秋时代剧烈变化着的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文化等方面都向当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之上以后,人群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社会组织日趋复杂化而引发出来的,而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政治与伦理道德问题。这也是先秦儒学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徐克谦《先奏儒学及其现代阐释》

材料二   韩非子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然而,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很。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理想,寄希望于周游列国,却以失败告终;孟子时代,则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秦始皇更是实行了“焚书坑儒”的决策。虽然,汉初儒学偶有机会露面,但很快就被道、法强势逼退,至汉武帝时,这一局面才逐渐被打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武帝举贤良对策中崭露头角,并提出“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的主张,获得汉武帝的采纳,“五经”成为法定的经典。

——摘编自钱耕森《董仲舒: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先秦至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022-10-15更新 | 399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2023-2024学年高一9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韩非从天下“定于一尊”的构想出发,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政治设计,并规定这种政治结构内部君对民、君对臣拥有绝对权力。尊君论并非法家特产,先秦儒学创始人孔丘便系统地阐述过温和的尊君思想;《左传》也有“国不堪贰”“臣无二心,天之制也”的记述;西汉大儒董仲舒则赋予尊君论以神学理论色彩,所谓“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唐代大儒韩愈从社会分工角度,大倡尊君抑民之说。此后,程颢、程颐、朱熹等理学家以更加富于思辨性的理论体系,为“君权神授”作论证,将“君为臣纲”归结为“天理”。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儒学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学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主干,还在于原始儒学本身的多因素多层次结构所具有的包容性质,这使它能不断地吸取融化各家,在现实秩序和心灵生活中构成稳定系统。由于有这种稳定的反馈系统适应环境,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的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糊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中国科举大事记

朝代概况
隋朝606年,科举制产生。整个隋朝,举行了五次考试,中举者总共十余人
唐朝唐高宗时期(653年)颁《五经正义》于天下,令每年明经依此考试;武则天时(702年)设武举,由兵部主持
宋朝992年,糊名考校(盖住考生姓名来改卷)成为定制;1015年,始置誊录院,令封印官封试卷后,由书吏誊抄为录本。1124年,礼部试进士一万五千人,徽宗特令增百人额
明朝明太祖令“专取四子书命题试士”;明宣宗时始分南北中卷取士;明成化年间(1487年),八股文定型
清朝光绪年间(1905年)七月,废科举,广设新式学堂

——据翟国璋主编《中国科举辞典》整理

材料三   平遥文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平遥文庙的历代修建扩建,都力求最大限度地达到左右对称。平遥文庙的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掩映相称,内部陈列有大量礼器和祭器,历代对从祀者都有严格的等次排位。其中的“明伦堂”是文庙学宫的主要教学之处,也是施行儒学教育的重要场所,“明伦”取“存天时,明人伦”之意。

——据柳雯《中国文庙文化遗产价值及利用研究》等整理


(1)材料一认为儒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以荀子思想、宋明理学为例加以说明。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科举制演变的趋势。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平遥古城和平遥文庙为例,简述这些建筑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文化内涵及观念。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盐官、铁官、均输官。公元前87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即位,国势衰弱,民生困苦,霍光、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下面是对话的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之士
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取得供给)者……通委财(流通囤积货物)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愿罢盐、铁、均输。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治理”理念。《尚书》即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各家提出不同的治国理念,以“王道”、“霸道”、“帝道”构建理想的治理模式。汉武帝虽将儒学作为治国核心思想,但也借鉴了法家许多主张。在此之后,历代统治者对儒、法普遍采取了兼容并收的态度。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伸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自古以来,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就有着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间虽也面临内部和外部挑战,但中国作为“大一统”的整体都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没有像欧洲大陆一样很早便裂变为许多个国家。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等

材料二 启蒙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治理最核心的理论渊源、思想根基和价値取向。它认为:科学理性能有效解释自然现象,将其推广至政治生活领域必将有助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有序运行;封建专政纵权、贪腐、压迫民众,原因在于权力不受限制;国民或公民应该在国家的物质生活、法律制定、权力运行文化创造、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从未有过的作用;主张每一位公民均可以“无差别地”参与到国家运行与对国家的治理、监督中,国家有责任保护公民个参政的基本权利;政府应主导实施国民教育,培养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精神以及热爱民族国家、民主政治的合格公民。这些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和治理,而且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摘编自季卫兵《西方启蒙主义的国家治理取向及其影响》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摘编自季春芳李正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主义主张的治国理念并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治国方略
2021-01-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公元前475年以后即战国时期。东迁后的周王室仅能控制洛邑周围几百里的土地,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已无法保证。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陆玉林还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之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笔者认为,“儒道墨法”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也可以说终极关怀,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不同的仅仅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摘编自王兴周《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术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法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及对后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