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教育与社会变迁

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同时期,教育呈现出不同特点,折射出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

材料二   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年)成立……最初只有英文、法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摘编自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2)同文馆是在什么运动中产生的?当时处境如何?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3)历史研究是依托史料来进行的,对于材料二的史料性质,有人认为属于第一手史料;也有人认为不应该把它划分为第一手史料。据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三   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未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万木草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以及作用。
2020-04-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孔子的命运”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袁伟时《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
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达到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应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康有为“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孔子死后,“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为什么“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2016-11-18更新 | 9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中学、复旦附中等八校高三联合调研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