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汉中期后,一遇到重大灾害,皇帝往往主动要求官员大胆批评自己的施政方针,官员则响应号召,上书揭露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这些批评一般集中在三个方面:皇帝生活作风问题、皇帝用人问题和内外政策问题。这种现象在当时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表明君权受到了严重制约
C.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D.深受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汉武帝时代开始,儒学成为五经博士研究与教授的经学;经学特殊地位的确立,显示儒学的官方化得以确立,成为“学而优则仕”的工具。据此可知,汉代经学
A.完全取代了其他学说B.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C.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D.促使儒学走向思辨化
2021-03-07更新 | 261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儒学忠君思想的进一步强化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2020-10-13更新 | 243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月考历史试题(第10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2020-09-18更新 | 87次组卷 | 3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二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 历史 (A) 教师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诗经》B.《春秋》C.《韩非子》D.《礼记》
2020-08-11更新 | 33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玉山县一中高一下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6 . 汉代,从刘邦之子汉惠帝刘盈开始,谥号复谥为主,且第一个字都用“孝”字。如汉惠帝谥号孝惠皇帝、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等。这可以用来说明(     
A.独尊儒术已经成为定势B.儒学逐渐实现了世俗化
C.汉代道德政治渐趋形成D.君权受到宗法关系制约
2020-06-28更新 | 768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2019-10-25更新 | 223次组卷 | 64卷引用:江西省横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武帝之前,人们对祖先神的关注较少,汉武帝后,人神崇拜与人祖纪念逐渐成为民间信仰的核心。这一变化主要基于
A.宗法制度的不断完善
B.儒学正统地位逐渐确立
C.选官制注重考察孝廉
D.民间祭祖成为社会风尚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孔于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揪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19-04-15更新 | 1688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