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C.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2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接受了这一观点,主要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利于
A.光大儒家思想
B.重建道德秩序
C.建立太学机构
D.加强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4 .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
A.封建制度建立并日趋完善
B.儒法两派之争已有分晓
C.“仁政”最终取代“法治”
D.封建统治思想日趋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书·元帝纪》:“孝元皇帝(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宴),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主要反映了
A.汉家“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
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
C.汉宣帝时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D.汉宣帝时各学派间的融合交流

6 .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材料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

——摘自岳麓版教材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这种“进步思潮”的共同主张及意义。

材料四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五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4)据材料四、材料五,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7 . 古代中国即产生了对君主的监督机制,体现了专制皇权下对权力的约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对贤良策》

材料二中书省有中书舍人掌起革命令,中书省在得到君主同意或命令,就让舍人起草,舍人在接到词头(命令大意)以后,认为不合法的便可以缴还词头,不给起草。在这局面下,君主就得改换主意。……门下省有给事中专掌封驳,……凡制敕宣行,大事复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其有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吴晗文集》第三卷

(1)概述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机制的名称。简述这一机制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对君主的监督机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018-04-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这一历史现象开始于
A.春秋战国B.西汉C.宋代D.明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