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东汉画像石刻画的春秋时期孔子率弟子问礼于老子的情景。孔子躬身向老子行礼,并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老子拄曲杖相迎,躬身还礼。此图反映了(     
A.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的确立B.儒学与道教相互借鉴
C.艺术创作对时代精神的彰显D.崇尚礼仪的文人意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
C.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2022-12-16更新 | 234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材料中“不要人民读书”、“只读一种书”分别是指(     
A.推行郡县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焚书坑儒;推崇黄老之学
C.推行郡县制,推崇黄老之学D.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鹰《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发表于1943年)

材料三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包括“中国专制说”在内的西方学说被输送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观点传入中国。谭嗣同在1896年所著的《仁学》中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对秦汉以下的中国政治持全盘否定态度。此后……都将从秦始皇开始到20世纪初延绵不绝的中国政治体制一并视为专制政体。

——摘编自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体制的区别,并指出“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专制说”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的思想有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④“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 而是将其抬高一级,升格为诸侯,列入“世家”中来记载,这说明
A.史记分类标准混乱B.孔子被追封为诸侯
C.儒家思想受到重视D.作者坚持秉笔直书
7 . 博士官在秦朝时就已经设立,负责掌管天下文献。汉武帝时期,政府设立五经博士,五经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与闻政务会议,发表观点。博士制度的变化表明
A.秦朝文化制度遭到废弃B.儒学吸收百家思想成为正统
C.儒学的政治影响力增强D.政府鼓励各学派“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武帝以后,儒家经义特别是《春秋》经义被视为一代大法,“凡朝廷决大疑,人臣有谳替,必引《春秋》为断”。这反映了汉武帝以后(     )
A.治国方略的创新B.法制观念的强化
C.儒学地位的提升D.司法体系的严密
2021-04-2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华侨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20-11-17更新 | 307次组卷 | 96卷引用: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封国威胁专制皇权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2020-10-24更新 | 124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