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孔子反对犯上作乱,但并不认为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董仲舒则提出了君权神授理论将皇权变得神圣不可侵犯,强调“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董仲舒的这一改造(  )
A.完全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思想主张B.使儒学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
C.为专制主义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D.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关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汉代中央官学有太学、宫邸学和鸿都学门。太学学生入学的年龄没有严格的限制。汉代太学允许自费求学,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高年级辅导低年级,高材生辅导差等生。以自学为主,提倡在自学基础上相互讨论磋商,相互辩论,共同研究,以求得学业上的进步。地方官学则主要是郡国学校。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院。汉代的官学制度,奠定了以后中国封建官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肖世民《论汉代学校教育》

材料二 太学是汉代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有机构。最初太学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等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可补官。

——摘编自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汉代官学兴办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学兴盛的影响。
2020-06-2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东汉末年
A.儒学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
2020-06-19更新 | 445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材料 汉延秦制,于诸子百家各立博士,其数多至数十人。但汉初朝廷所崇信的学术,费老之外,便是申韩,对于儒家思想并不重视。到文帝时的贾谊,主张以礼乐教化转移风俗,儒家思想才渐渐抬头。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增置五经博士,形成儒家独尊的局面。其后武帝又应公孙弘、董仲舒之请,于元朔五年(前124)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以受经术。期限为一年。弟子员的来源,主要选自民间十八岁以上的子弟,此外各郡县低级官吏品学兼化者,也可充任弟子。毕业后,能通一经以上的可补“文学掌故”,等第高的可充任郎官,但只限于自身受业者。地方官吏出身的,刚多派充九卿、列卿或郡太守的属官。这是汉代太学最初的情形。

——据傅乐成《中国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到汉代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发展教育的政治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2020-06-06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武帝以后,几乎所有的奏书、诏令皆征引儒学经典,以为根据。在法律条文缺疏的情况下,经义就成为决疑断案的准绳。这反映出当时
A.儒学影响国家政治生活B.儒学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C.儒学成为官吏选拔标准D.统治者推动儒学法制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武帝统治时期,既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又任用酷吏开边兴利,还借助“深酷用法者”摧毁太子的守文集团。面对民众的反抗运动,汉武帝晚年悔过,下轮台罪己诏,改弦更张、与民休息,避免“亡秦之祸”。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已经融合B.汉代以法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C.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D.汉武帝采用多种思想维护统治
2020-04-07更新 | 420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昭宣之治”时期,凡遇灾荒、地震,汉昭帝、汉宣帝皆免除当年的租赋与徭役。此后,东汉明帝、安帝也曾因为日食和饥荒的出现而对全国发布“罪己诏”。这表明(  )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B.历代统治者敢于自我反省
C.主流学说影响统治者的决策D.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了动摇
2020-03-04更新 | 571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绥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东汉儒生认为:“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列星为民也”“君臣之义生于金,父子之仁生于木,兄弟之序生于火”“人头圆法天,足方法地”。其学术思想
A.植根于上古时期的文化传统B.重申了先秦儒家的理想主义
C.开启了哲理思辨化的新儒学D.服务于专制皇权的统治需求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