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董仲舒说:“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是故人之受命天之尊。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其仁学
A.将仁的来源定位于天B.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
C.把仁上升到天理高度D.适应了社会剧变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蚩尤”,是传说时代神而非圣的部族联盟领袖,曾经挑起与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的战争。中国人习惯以“炎黄"为民族血脉之正统,而“蚩尤"则是与“炎黄"相攻伐的对立政治势力的领袖。但是汉代官方祭祀体系中却有“蚩尤”的地位,民间信仰内容中也多见“蚩尤”的影响。这说明
A.儒家思想尚未确立正统地位B.集权制度缺乏社会基础
C.汉文化具有内涵丰富的特色D.汉代社会尚武精神浓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汉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以至于形成了从皇帝、丞相、博士到地方官都会讲经学的局面。上述局面的出现
A.加速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B.标志着儒学以外其他学派的消亡
C.促成了中央集权的行政机制D.导致了思想学术界的黑暗和倒退
2021-12-23更新 | 409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东汉班固苦心经营西域30年,但他功成后却只求归葬故土,不带走一兵一卒;东汉末年,参与平定黄巾军的名将皇甫嵩完全可以拥兵自重,却仍“夙夜在公,心不忘忠”,回到长安,放下兵权。这些史实体现了
A.君主权势的威慑B.地方豪强的制衡C.中央集权的制约D.儒家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宣帝(前74年-前48年在位)在回答太子刘爽“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的建言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非古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统治集团内部统治政策存在分歧B.儒学思想尚未成为政治主流思想
C.汉代新儒学具有装容并包的特点D.施政思想由统治者主观意志决定
2021-12-06更新 | 284次组卷 | 5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11两汉的文化-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为汉代画像砖石中“士形象”图数量及分布表。据此可知,这些画像砖石
题材名称总数地域分布
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浙
孔子见老子16112111
周公辅成王13111100
二桃杀三士1366100
荆轲刺秦王930231
完璧归赵1111810
季礼挂剑210010
A.是研究先秦的直接史料B.促进了儒家思想社会化
C.反映了汉代文化多元化D.再现了汉代的社会原貌
8 . 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据此可知,汉代
A.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B.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
C.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D.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
2021-11-23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司马迁著《史记》,撰《<项羽本纪>陈涉世家》,而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则将二人编人列传,并直呼其名为《陈胜项籍传》;《史记》未给汉惠帝立纪,而是附在《吕后本纪》中,《汉书》则以帝王为中心,一帝一纪。这些变化反映了
A.大一统局面的巩固B.外戚影响力渐趋衰弱
C.著史规范逐渐形成D.儒学正统观念的强化
2021-11-19更新 | 40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16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大考点精练卷A)
10 . 下表所示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所列汉元帝时期中央政府的官员出身相关情况。此表作为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汉代
中央政府官员总数出身可考人数经学之士出身人数经学之士出身所占比重
50人31人17人54.8%
A.儒家学说的政治影响B.人才选拔的具体标准
C.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D.官员队伍的优化程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